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纽荷尔脐橙早结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笔者于 1992年春在尤溪县梅仙镇丁地村红壤山地 (海拔 4 33m ,坡度 2 3° ,坡向东南 )修筑等高梯田0 7hm2 ,栽植 534株枳砧暗柳橙。同年 9月下旬单芽腹接纽荷尔脐橙 50 2株 ,嫁接成活后 ,第 2年( 1993)春剪去中间砧树冠。在科学栽培管理下 ,于1995年开始投产 ,5年来产量逐年成倍上升。 1999年测量树高达 2 4m ,冠幅 3 6m× 3 5m ,干高 2 5cm ,干周长 33cm ,结果累累 ,总产量达 2 34 94kg ,平均每666 7m2 产 2 34 9 4kg ,平均株产 4 6 8kg ,最高株产114 2kg。 1999年底虽经连续 3天 - 7 8℃的冻害 ,2 0 0 0年总产量估计仍可达 1 8万kg。纽荷尔脐橙果实椭圆形 ,平均果重 2 34g ,最大657g ,果色橙红 ,美观 ,油胞细密平滑 ,果脐中等偏小 ,多为闭脐 ,果肉橙红色 ,汁多 ,肉质脆嫩化渣 ,有香味 ,无核 ,果皮薄 ,风味浓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12 5% ,含酸量 0 84g 10 0ml,还原糖 3 59g 10 0ml,蔗糖 6 32g 10 0ml,维生素C含量 56 58mg 10 0ml,品质特优。 11月中、下旬成熟。现将栽培技术归纳如下。1 套种绿肥 ,改良土壤 针对红壤山地土壤瘠薄 ,有机质含量少 ,肥力低 ,土质粘重 ,结构差的特点和脐橙需肥量大的特性 ,连年改良果园土壤。 1992~1993年果园套种日本菁 ,每年夏、秋两季共收获绿肥约 3万kg。 1994~ 1995年套种春秋大豆 ,每年可割取绿肥 2 5万kg。同时。 1992~ 1995年每年秋冬季挑取干稻草约 1万kg用于土壤改良。以上绿肥和稻草分别于当年 6月中、下旬 ,10月下旬集于脐橙树四周 ,挖宽、深各 50cm ,长 12 0cm的长形沟分层埋入 ,并施入一定量的农家肥和适量氮、磷、钾配比的化肥 ,还撒少量石灰 ,以加速脐橙树四周根系附近土壤熟化。绿肥的根和茬分别于夏、冬季随土壤深翻埋入土中 ,以改良全园耕作层土壤。2 挖大穴、施重肥、多施有机肥 近 3年来 ,每年春季施催芽肥、促花肥、保果肥 ,夏季施壮果肥 ,秋季施采前肥和冬季施基肥共 6次。采取“多次施 ,两次重 ,四次轻”的做法 ,并讲究“化肥与农家肥相结合 ,深层施与全园施并举”的科学施肥方法。每年 1月上旬、3月上旬、4月下旬和 10月下旬雨后 (如晴天则延后 ) 4次轻施 ,各次开环沟 (长、深、宽为 4 0cm×15~ 2 0cm× 30~ 4 0cm)施入 1kg左右果树专用肥 ,并将畦面枯枝落叶、青草锄入沟中 ,随即覆土 ;6月中旬、11月下旬于树冠滴水线外沿挖深、长、宽为 60cm× 12 0~ 160cm× 60cm的大穴 ,底层填入羊粪和鸡、鸭粪约 30kg ,再撒 2kg果树专用肥拌匀后再与土壤拌匀 ,随后覆土。这种施肥方法安全、效果好 ,土壤蓄水力强 ,能经常保持湿润状态 ,故裂果也少。3 适度修剪、适时抹芽、适当疏果 修剪以冬剪为主 ,配合春、夏、秋季 3次修剪。根据纽荷尔脐橙发枝力强 ,多花量和结果习性进行修剪。脐橙春、夏、秋梢都能成为结果母枝 ,幼龄树结果母枝以秋梢为主 ,随着树龄的增长 ,春梢结果母枝的比例逐渐增大。以 6~ 18cm长、0 3~ 0 7cm粗的结果母枝结果为好 ,所以冬季修剪除了彻底剪去枯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骑马”枝以及四周近地面处结果后老化的下垂枝外 ,对 5cm以下的弱枝进行删除 ,过密的适量疏删 ,过长的枝进行短截 ,留作预备枝。结果枝有 4个类型 :有叶单花枝、有叶花序枝、无叶单花枝和无叶花序枝。着果率以有叶花序枝高于无叶花枝。春、夏修剪除了剪除主干、主枝、低位上抽发的徒长枝、扰乱枝和过密枝外 ,对无叶花枝进行抹除。每年于 6月中旬着果基本稳定后开始抹芽和疏果 ,彻底抹除夏梢和多次疏掉小果、畸形果、密集果和有病虫害的幼果。4 及时防治病虫害 最主要的有溃疡病、螨类、蚧类、潜叶蛾和吸果夜蛾等。溃疡病 :除采取多施有机肥 ,增强树势外 ,抓好冬季清园。在经常剪除病枝病叶病果的基础上 ,结合每次新梢抽长 2~ 3cm时和自剪期分别喷一次药。幼果于盛花后 10天喷一次药 ,隔 10~ 15天再喷一次药。红蜘蛛和锈壁虱 :除抓好冬季清园外 ,5~ 6月和 9~ 10月是发生高峰期 ,要认真喷药防治。潜叶蛾 :采取抹芽、放梢与喷药保梢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一般每年于 7月 12~ 15日整齐放梢后喷一次农药 ,相隔 7~ 10天再喷一次。每次梢要喷两次农药保护。蚧类 :主要是矢尖蚧 ,应抓住 5月上旬、7月上旬、9月上旬各代若虫期进行喷药防治。山地脐橙园吸果夜蛾为害猖獗 ,近年来采用5 7%百树得乳油 10 0 0倍液 ,分别于 9月上旬和 10月上旬两次喷药防治 ,效果显著纽荷尔脐橙早结高产稳产栽培技术@黄英取$福建省尤溪县梅仙镇农技站!365101 @林新暖$福建省尤溪县梅仙镇农技站!365101 @肖秀清$福建省尤溪县梅仙镇农技站!365101 @叶垂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植物保护对策

福建农业学报 2000

摘要:综述了农业有害生物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以及在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策略要求下 ,植物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提出了坚持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 ,进行区域性持续调控 ,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关键词: 持续农业 有害生物 综合防治 区域性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近1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的回顾和展望

福建农业学报 2000

摘要:回顾福建省“八五”、“九五”期间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分析了育成组合的亲缘关系及其特点 ,并针对在恢复系选育上存在的遗传组成基本相似、亲缘关系近、双亲遗传差异小等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了今后杂交籼稻的育种目标及其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杂交籼稻 选育 产量 恢复系 技术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我国面对国际茶叶低农残限量标准挑战的对策

福建农业学报 2000

摘要:茶叶中农残超标问题 ,倍受世界各国的重视。茶叶低农残限量标准的出台 ,以及我国茶叶的农残超标 ,将被做为世界茶叶市场竞争中的一种商贸技术壁垒。我国面对这一严峻挑战的对策 :一是政府在宏观上控残 ,颁布法令 ,严禁剧毒、高残留农药在茶园中使用 ,堵住农残源头 ;二是技术研究部门应用先进技术避残 ,研究应用生物防治与其他无公害防治技术解决茶树病虫害 ;三是酌情研究 ,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茶园中使用 ,并制定安全使用标准 ,进行及时控残 ;四是采取集约化的茶叶生产 ,建立无公害茶叶、茶叶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基地 ,依法生产治残 ;五是商检、外贸、流通部门杜绝超残茶叶进入世界市场 ,把好控残最后一关

关键词: 茶叶 低农残限量标准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南粮食三熟超高产栽培研究初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0

摘要:1997~1999年在福建省龙海市研究粮食超高产栽培,明确:①粮食一年三熟超高产的最佳作物组合是稻-稻-马铃薯,平均产量达27050±190.5kg/hm~2;②超高产水稻的形态生理特性是穗多穗大,具有巨大的库容量;根系形态发达,活力高而持久;NPK养分积累优势在前期和中期,干物质和贮藏性碳水化合物(SC)的积累优势在中期和后期.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粮食三熟起高产栽培技术的构想,拟于今后验证完善.

关键词: 粮食作物 超高产 产量构成 物质积累运转 根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对黄龙病病原与病毒混合侵染的反应

福建农业学报 2000

摘要:已知在福建省柑桔产区发生的由嫁接传染的病害有黄龙病、衰退病、裂皮病和碎叶病。由于长期以来柑桔采用无性繁殖的结果 ,造成这几种病害多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侵染形式存在。对苗期进行混合接种的试验结果表明 ,病状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柑桔对该病原的抗性程度有密切关系 ,感病的病状明显 ,抗病的病状不明显或不表现 ;但各组合接种株与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则表现出比较复杂的关系。福建省柑桔的主栽品种是芦柑、雪柑和福桔 ,它们对衰退病、裂皮病和碎叶病具有一定的抗性 ,所以这 3种病原的混合侵染对本砧的柑桔生产没有造成严重的危害。

关键词: 柑桔 黄龙病 衰退病 裂皮病 碎叶病 混合侵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混配杀虫剂防治甘薯小象虫效果评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 CSCD

摘要:甘薯小象虫是福建甘薯沿海产区一种重要害虫,在害虫抗药性日趋严重和缺乏防治新技术的情况下,应用混配杀虫剂田间防治甘薯小象虫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筛选的两种混配杀虫剂即毒死蜱+甲基异硫磷和呋喃丹+杀虫双防治甘薯小象虫效果均比单一杀虫剂高,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防治区比对照区每公顷平均增产甘薯7 845.0 KG,平均增加效益3 270.0元,投入产出比为1∶ 5.01.

关键词: 甘薯 小象虫 混配杀虫剂 化学防治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稻培矮64S/E32的超高产特性与栽培研究 Ⅰ.超高产的决定因素

杂交水稻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两系杂交稻培矮 64S/E3 2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栽培 5 4 94m2 ,平均产量达 15 .2 7t/hm2 。定位追踪观察结果表明 :a)库容量大和生物量高是取得超高产的两大决定因素 ;b)产量构成的特点是穗数略少、穗子特大 ,形成 18.0t/hm2 的库容量 ;c)干物质生产优势在中、后期 ,确保了“库”与“源”的平衡 ,结实率高于 90 % ;d)生物量高主要是由于群体生长率 (CGR)较高 ,净同化率 (NAR)较高又是CGR高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超高产 库容量 生物量 群体生长率(CG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台湾青枣栽培技术

福建果树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农业学报》引文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00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福建农业学报》 1986~ 1999年刊载论文及参考文献情况进行了分析。依据论文学科分布、引文数量、引文文献类型、引文语种分析 ,得出该刊著者群发表科技论文及利用科技文献的状况、特点和规律。从而为科研人员利用文献和图书情报部门收藏文献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引文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