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巴西橡胶树HbRPS6-2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从巴西橡胶树甲基化过滤文库中筛选到一个与RPS6同源性较高的基因片段,根据该基因片段序列信息,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ACE进行特异片段的5'和3'扩增,获得长度为1 327 bp的HbRPS6-2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483 bp的开放阅读框,5'非翻译区为357 bp,3'非翻译区为475 bp,编码161个氨基酸。在HbRPS6-2氨基酸序列中没有预测到信号肽和跨膜区,二级结构分析表明其属于混合型蛋白。HbRPS6-2在N端前18个氨基酸区域内有一个较强的疏水区,但整条多肽链表现为亲水性。对15个RPS6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巴西橡胶树的RPS6-2基因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RPS6基因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拟南芥和玉米等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磷矿粉在淹水水稻土中溶解和有效性因素研究(英文)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在采自浙江省金华市的12种不同性质的水稻土添加江西省吴村磷矿粉(WPR)进行淹水培养试验,研究淹水条件下影响磷矿粉溶解和有效性的土壤因素。结果表明,磷矿粉在土壤中的溶解量与土壤pH(KCl)、交换性钙离子含量以及土壤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的负相关,而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经逐步回归发现,土壤pH(KCl)是影响磷矿粉溶解的第一因素,土壤pH(KCl)和土壤磷吸附常数K共同解释了78%的磷矿粉溶解。加入磷矿粉后土壤有效磷的增加量与土壤的Olsen-P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施用磷矿粉后土壤有效磷增加量占溶解量的百分比与土壤Olsen-P含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而与土壤粘粒含量、最大吸磷量呈显著负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砖红壤香蕉园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运用统计学和ArcGIS软件的地统计分析模块对海南砖红壤香蕉园59个土壤采样点两个取样土层(0~20 cm和20~40 cm)养分进行空间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香蕉园土壤各养分变异系数均为中等变异。0~20cm土层土壤各养分含量大于20~40 cm土层。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的碱解氮、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及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均符合高斯模型,0~20 cm土层速效磷与20~40 cm土层速效钾符合球状模型,而20~40 cm土层速效磷与0~20 cm土层速效钾符合圆形模型,20~40 cm土层有机质符合指数模型。各养分的变程范围为109.217~279.796 m,有机质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0~20 cm土层速效钾的块金效应值小于20~40 cm土层,0~20 cm土层碱解氮、速效磷、交换性钙、交换性镁高于20~40 cm土层。有机质、20~40 cm土层速效磷、0~20 cm土层速效钾的块金效应小于25%,其它养分均在25%~75%,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确定了合理取样数,0~20 cm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机质合理取样数分别为:5、30、26、29、25、3;20~40 cm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机质合理取样数分别为:4、44、30、26、25、3,就可以满足变量施肥的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株香蕉枯萎病拮抗菌在香蕉体内的定殖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将2株香蕉枯萎病拮抗细菌0202和1112分别涂布于含有不同浓度的利福平培养基上,筛选出抗药性标记菌株0202-r和1112-r。将香蕉枯萎病菌Foc4接种于香蕉植株根部,3d后再将抗药性标记菌株接种在同一部位或位点,于不同时间测定拮抗细菌在根际、根内、球茎和假茎的定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将拮抗细菌接种香蕉根部1~3d后,在植株根际土壤内存在大量拮抗细菌,而根内、球茎和假茎内存在少量拮抗细菌;接种7~14d后,在植株根内、球茎和假茎内定殖的拮抗细菌增多,并达到最大量;在接种14~21d后,在植株根内、球茎和假茎内定殖的拮抗细菌量急剧下降;在接种28~35d后,在植株根内、球茎和假茎内定殖的拮抗细菌量稍有回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CXE1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采用PCR和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的乳管细胞中克隆到一条CXE羧酸酯酶蛋白家族基因HbCXE1,该基因cDNA全长1272 bp,含有一个长951 bp的阅读框,编码含316个氨基酸的HbCXE1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HbCXE1蛋白理论分子量为35.5437 ku,理论等电点为5.94,HbCXE1蛋白与蓖麻、杨树、葡萄、苹果、拟南芥的CXE蛋白同源性分别为75.08%、62.81%、62.31%、59.43%、57.68%。HbCXE1蛋白具有羧酸酯酶蛋白家族的特征结构,有一个保守的催化基团,由分布于一级结构基序中的不同位置的3个保守氨基酸[丝氨酸(位于保守的G-X-S-X-G结构域中间)、天冬氨酸/谷氨酸、组氨酸]组成,一个保守的氧离子洞HGG结构域,有8个β-折叠结构,5个α-螺旋结构,因此HbCXE1蛋白属于羧酸酯酶蛋白家族,可能参与橡胶树乳管细胞的防卫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蚂蝗营养价值随生育期变化动态
《草地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山蚂蝗亚族(Subtrib.Desmodiinae)中3个属6个种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及单宁含量,以探讨其养分含量随生育期推移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移,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不明显的波浪型变化趋势,粗灰分含量在生育期内虽有所波动,但无一定规律性;除卵叶山蚂蝗(Desmodiumovalifolium)外,单宁含量随生育期推移呈逐渐下降趋势。总体来看,山蚂蝗营养价值变化与其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槟榔新品种"热研1号"
《中国果业信息 》 2011
摘要:"热研1号"槟榔是从海南地方农家品种中选育出的新品种,高产,稳产,口感好,适宜鲜食或加工.2007年开始扩繁推广.2010年8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定名.
关键词: 新品种 槟榔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农家品种 海南省 选育 稳产 扩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