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蒽酮比色法快速测定油菜籽中硫代葡萄糖甙
《中国油料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一种新的测定油菜籽中硫代葡萄糖甙的方法─蒽酮比色法。该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度和精密度均高的特点,适用于育种中低世代材料的分析。
关键词: 油菜,比色法,硫代葡萄糖甙


DⅢ系母本猪的繁殖性能、生殖生理及影响因子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1994
摘要:瘦肉猪母本新品系DⅢ系,在8年6世代的选育过程中,对世代母猪各胎次的繁殖成绩进行了系统测定,并以发情排卵、胚胎发育、生殖激素变化图型等方面对该品系的生殖生理、影响繁殖的因素所作的多项基础性试验研究结果,经产母猪排卵数19.50±2.69枚、产仔数13.39±2.40头,30天胚胎成活率77.92%;母猪8月龄发情周期及妊娠早期孕酮(P4)、雌三醇(E2)变化图型已分别满足其初配及妊娠早期所需水准。同时初析了母猪配种时期、公猪利用频度及环境气象条件等因素对产仔性能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母本猪,繁殖性能,胚胎,影响因子


红麻新品种浙红832的选育及其栽培要点
《浙江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浙红832是我省选育的第一个红麻晚熟型高产抗病品种.经各级比较试验和大面积推广试种表明,它具有纤维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炭疽病性强、麻杆芯造纸性能好等优点,符合“一优两高”的要求,深受麻农欢迎,适于在我省麻区全面推广种植,以替代原当家种青皮3号。


浙江杨梅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
《中国果树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浙江杨梅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缪松林,张跃建,梁森苗,李三玉(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杭州310021)(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浙江地理气候条件适宜杨梅生长结果,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杨梅生产发展迅速,目前已栽植有4万多公顷,其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调查...


低酚棉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作物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32个低酚棉品种(系)为材料,对10个产量、纤维品质性状进行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低酚棉多数产量构成因素与皮棉产量为正相关,提高衣指、降低籽指虽可提高衣分和单株结铃数,但不利于增加单铃重;高产、优质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纤维长度、比强度与衣分和单株结铃数有较强的负相关.在较大群体的基础上,通过早代的正向选择使籽指稳定在一定水平,然后加强衣指的正向选择,这样,不但有利于衣分、单铃重和单株结铃数的同步改良,而且也有利于纤维品质的改善.但高产、优质矛盾的最终解决,还得通过其它方法.研究还表明现有低酚棉品种群体的遗传基础狭窄.低酚棉品种改良的关键是创造低酚棉新种质和引入有酚棉中的各种突出性状.此外,还讨论了遗传距离在杂交亲本选配中的应用问题及低酚棉品种改良的前景.


一起鸭急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杭州市郊某农场饲养3000羽蛋公鸭作肉鸭,40日龄前生长发育一切正常,40日龄时鸭群暴发鸭急性巴氏杆菌病,死亡2000羽,经济损失严重。一、流行情况.该群鸭饲养以放牧为主,补饲精料,未注射鸭巴氏杆菌疫苗。40日龄时发现鸭子发病,发生死亡,并迅速传播,一周内死亡达2000羽,死亡率高达66%。二、主要症状.病鸭精神萎顿,离群独处;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不愿走动;食欲消失,渴欲增加,鼻和口中流出粘液;腹泻,排出黄色、灰白色或淡绿色稀粪;呼吸急促,体温升高至42~44℃。经1~3天死亡。有些病鸭病程急,不显任何症状突然死亡。三、病理剖检.剖检病鸭、死鸭各5只,发现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明显出血点。肝肿大、质脆,表面有灰白色和针尖状的坏死灶,肺充血和出血,肠道粘膜呈卡他和出血性炎症。四、实验室检查.取病鸭肝脏切面作触片,


辐射诱发染色体易位及其育种利用
《核农学通报 》 1994
摘要:本文列举了影响辐射诱发染色体易位频率的若干因素,介绍了染色体易位的鉴定方法与技术,还概述了将辐射诱发染色体易位应用于农作物和家蚕育种所取得的进展。


野蚕辐射不育效应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1994
摘要:本文报道了野蚕辐射不育效应的研究。用60Coγ-射线处理野蚕蛹,成虫的羽化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其关系式为y=8726688e-00844x,畸形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关系式为y=116921e07809x,剂量在45kard以内对雄成虫寿命无明显影响;在45kard以内对成虫产卵量无明显影响,卵的不育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关系式为y=930068e-10583x。根据F1代辐射遗传不育效应的研究认为,野蚕的亚不育剂量为25krad,在亚不育剂量下,不同日龄蛹之间的辐射不育效应均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辐射不育;野蚕


诱变处理对水稻离体培养的生物学效应
《中国核科技报告 》 1994
摘要:以水稻成熟种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类型水稻体细胞组织培养的辐射生物学效应,γ射线与NaN_3复合处理的体细胞培养反应,以及水稻花药愈伤组织的γ辐射效应。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出愈率、愈伤组织生长率的辐射剂量效应曲线可以用多靶单击模型拟合。不同类型品种的体细胞培养辐射效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小剂量(100Gy,150Gy)时,有促进绿苗分化的作用。经γ射线加NaN_3复合处理,明显降低种子出愈率、初代培养愈伤组织生长率和分化率,其处理效应高于单独处理。但第2、3次培养时,γ射线处理效应大于γ射线加NaN_3复合处理效应。在以水稻成熟种胚作外植体时,培养前采用200Gy~(137)Csγ射线加2mmolNaN_3进行复合处理是可行的。水稻花药愈伤组织经30Gyγ射线处理可提高连续培养的绿苗分化率。


亚洲玉米螟幼虫在无毒棉和有毒棉上的取食反应
《植物保护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室内试验表明,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嗜食无毒棉品种。在12小时内5龄幼虫在无毒棉上的取食次数和总取食时间均显著比有毒棉上多,而首次取食与再次取食时间间隔却显著缩短。幼虫孵化后第1天基本不取食棉色素腺体,而只取食腺体间的叶肉部分,第2天开始少量取食,到第3天后有50%以上的棉色素腺体被食。在无毒棉上取食的幼虫,体重、生长速率及食物消耗和消耗食物转化率均显著地比取食有毒棉者高,有毒棉对低龄幼虫的生长影响比高龄幼虫更大,尤其对3日龄以前的幼虫最为敏感,其生长抑制率和取食抑制指数分别为75.22%和0.32。试验证明,在扩大无毒棉种植面积以后,亚洲玉米螟可能成为棉花的主要害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