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125)I示踪法研究鸡对IBD抗体的吸收及其动态变化
《浙江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本试验用~(125)I标记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球蛋白,研究鸡对口服、肌肉注射不同途径给予标记抗体后的吸收、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口服或肌注标记抗体后6h至48h测定鸡器官、组织和血液中有抗体存在,其中盲肠扁桃体、小肠部位的抗体吸收,口服组比肌注组高,而法氏囊、胸腺、脾、肝、胸肌部位,肌注组则比口服组高,健鸡组标记抗体吸收量6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下降速度肌注组低干口服组,而人工感染IBD强毒后24h肌注组的下降速度则更慢。
关键词: ~(125)I示踪 传染性法氏囊病 抗体吸收 动态变化


水面无土漂浮栽培花卉试验
《浙江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以泡沫塑料板为浮体,海绵为基质,缓效多元复合肥为养分,在杭州西湖水面对多种花卉进行无土漂浮栽培试验,已移栽和直播成活花卉20种:其中完全适应水面无土漂浮栽培的花卉7种(美人蕉、旱伞草、大花萱草、花菖蒲、月月红、河柳、香蒲),基本适应的13种(鸡冠花、凤仙花、万寿菊、孔雀草、百日草、朱顶红、荷兰菊、吊兰、鸭跖草、唐菖蒲、红花酢浆草、美女樱、金丝梅);它们都能在水面正常开花。与陆地土壤栽培相比,水面无土漂浮栽培的花卉有株体矮化、花径较大的特点,在园林景观配置中有较大实用价值。我们还对水面无土漂浮栽培花卉适宜的移栽期以及浮体厚度与种值孔的大小和密度进行了研究。


植物核雄性不育系利用研究进展(下)
《世界农业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上接第3期第22页)(3)功能性不育系的利用 这类不育系本身的花粉是正常可育的,但由于花的形态或花药不开裂,本身不能自交结实。因此,这类不育系可用于杂优制种,其本身的繁殖可通过人工挤破花药辅助授粉的方法实现。目前,不同作物中已有多种这类不育系的报道,如番茄、橡胶、玉米、葡萄、三叶草、大麦、茄子、水稻。


回顾与展望——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建院55周年志庆
《浙江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本文概述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建院55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研上所取得的成就,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构想。


陆生花卉水面基质栽技术
《浙江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水面无土漂浮基质栽培花卉,简称为“水上种花”。它是与水上种稻技术有很大区别的一项新技术。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三: 1.植物生态类型不同:由于水上种植物与水体直接接触,植物不同的水生生态类型,直接影响植物在水面上的生长发育。水稻为一湿生型植物,其对厌氧和低氧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花卉中,有一部分与水稻有相似的生态习性;但绝大多数花卉种类是陆生植物,根系对低氧的适应性很差。 2.种植目的不同:水上种植植物是种植在一定的浮体上;目前,浮体是采用泡沫塑料板,成本很高。水上种稻的目的是生产粮食,是一种物质生产;而水上种花目的是美化和观赏,与旅游观赏相


桔园间套黑麦草—大绿豆若干效益的研究
《草业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就低丘红壤桔园间套黑麦草—大绿豆模式对土壤肥力、桔园肥水、桔树生长、桔子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迅速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桔树生长,提高产量3.8%~23.8%,增加经济效益90.5%~187%。而且对桔园肥水无不良影响。因此,这一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阈期
《科技通报 》 1993
摘要:水稻纹枯病生育前期与乳熟期病情的关联性,晚稻较早稻显著。严重影响减产的发病时期,晚稻也较早稻早.据此,提出早稻的始稳期和晚稻的孕穗前期分别作为稻纹枯病防治一次的适期;并以分蘖末期丛发病率10%以上作为要进行晚稻纹枯病防治一次的指标,并估算允许经济阈值,早稻为3.5%,晚稻为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