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棉花抗黄萎病QTL定位研究进展

棉花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将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分解成单个孟德尔因子进行详细剖析,更为细致地了解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为加速棉花抗黄萎病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本文概述了棉花抗黄萎病QTL定位理论和现状,讨论了棉花抗黄萎病QTL定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在遗传改良上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棉花 QTL定位 黄萎病 分子标记

金橘果皮的化学成分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0 CSCD

关键词: 金橘 果皮 黄酮类成分 结构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地区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应用ISSR标记,对广东地区30份野生狗牙根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5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5个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151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能扩增出10.0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总数为142条,多态性条带比率达93.7%。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0.58278~0.92715。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可聚为4类。POPGENE分析软件结果表明,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0.5689,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0.3813,每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1.6196。

关键词: 野生狗牙根 遗传多样性 ISSR 广东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微藻中提取粗脂的方法比较

中国油脂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良的酸水解法、异丙醇法、乙醇法、乙醚-石油醚法、索氏抽提法5种方法对3株微藻的粗脂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改良的酸水解法与索氏抽提法提取效果稳定、粗脂提取程度高。与索氏抽提法相比,改良的酸水解法大大节省了测定时间,且可以同时对多个样品进行测定,是实验室中对多个微藻样品粗脂含量快速测定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微藻 粗脂含量 改良的酸水解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油棕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油棕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受害指数增大,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OD酶、POD酶活性出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该研究结果对于油棕品种的引种或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油棕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团泛菌MFC-3的分离鉴定及其腐殖质/Fe(Ⅲ)呼吸特性研究

环境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地下古森林沉积物样品中富集分离到1株腐殖质/Fe(Ⅲ)还原菌MFC-3菌株,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与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 WAB1951的相似性为99%,确定为成团泛菌.通过序批式厌氧实验考察了MFC-3的腐殖质呼吸活性、电子利用情况以及对4种铁氧化物的还原活性.结果表明,MFC-3能够以AQDS为唯一电子受体进行厌氧胞外呼吸,可利用的电子供体有:甲酸、乳酸、丙三醇、柠檬酸、葡萄糖和蔗糖,且AQDS还原速率顺序为:蔗糖>葡萄糖>柠檬酸>乳酸>丙三醇>甲酸;以葡萄糖作为电子供体时,48 h内0.3 mmol.L-1的AQDS被还原,同时4.5 mmol.L-1葡萄糖被消耗,菌数增殖近7倍,证明MFC-3能够进行腐殖质呼吸;MFC-3还能以多种Fe(Ⅲ)氧化物为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25 d内分别有2.5 mmol.L-1水铁矿、2.1 mmol.L-1纤铁矿、2.3 mmol.L-1针铁矿及0.8 mmol.L-1赤铁矿被还原溶解.本研究为胞外呼吸研究与应用提供1株适宜的模式菌株.

关键词: 成团泛菌 腐殖质 铁氧化物 腐殖质/Fe(Ⅲ)呼吸 胞外呼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蓝中啶虫脒残留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摘要:用乙腈提取样品,正己烷/丙酮作固相萃取淋洗液,两步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进行甘蓝中啶虫脒残留量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检出限为0.01 mg/kg。在0.10、0.50、1.00 mg/kg三个添加水平,回收率为82.2%~97.8%,相对标准偏差为2.1%~5.5%。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啶虫脒 甘蓝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杧果病虫害调查初报

昆虫知识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广西24个市(县)杧果病虫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发现病害有20种,主要为白粉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蒂腐病等,其中杧果水泡病、杧果畸型病和杧果红点病为国内新发现的杧果病害;发现害虫94种,隶属于8目38科,主要为杧果小齿螟Pseudonoorda minor Munroe、杧果横线尾夜蛾Chlumetia transversa Walker、杧果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桔小实蝇Dacus dorsalis Hendel、杧果扁喙叶蝉Idioscopus incertus Baker等。腹足纲有害生物1种。

关键词: 杧果 病虫害 广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L-半乳糖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0

摘要: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AsA),在植物中不仅是重要的抗氧化剂,还具有许多其它重要的生理功能。研究发现L-半乳糖途径是双子叶植物拟南芥AsA合成的主要途径,但单子叶植物水稻中AsA合成的L-半乳糖途径的功能和调控机理还不清楚。通过同源序列比对,在水稻基因组中检索到与拟南芥L-半乳糖途径相关酶的同源基因,通过分析水稻根与叶中及持续光、暗处理下叶片中AsA含量变化及L-半乳糖途径中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初步探究了水稻L-半乳糖途径中调控AsA合成的关键酶基因。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抗坏血酸 L-半乳糖途径 基因表达分析

ICP-MS法测定土壤中有效钼不确定度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MS)法测定土壤中有效钼不确定度。[方法]用草酸-草酸铵浸提土壤中的有效钼,选择一个不受同量异位素干扰的同位素98Mo,不经分离富集,直接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有效钼。[结果]方法检出限达0.04μg/g,对于所测元素校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 9,回收率均在92.0%~108.0%之间,RSD<5.0%,分析了ICP-MS法测定钼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土壤中有效钼元素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有效钼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不确定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