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中外源基因瞬间表达调控研究及兔防御素(NP-1)基因的转化
《遗传学报 》 1999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不同5’上游调控序列驱动下的GUS基因用基因枪法导入小麦幼胚和胚性愈伤组织,通过组织化学分析法和荧光分析法对GUS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比较了几种启动子和烟草花叶病毒(TMV)增强子序列对小麦中外源基因瞬间表达的调控作用;然后将其中效率最高的玉米Ubil启动子与兔防御素(NP-1)基因连接起来,并加上Nos终止子,构建成NP-1基因小麦表达载体,并转化小麦幼胚。经PCR-Southernblot分析,初步确定NP-1基因已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的抑菌试验正在进行中。
关键词: 小麦 5’上游调控序列 外源基因,防御素(NP-1)基因


对科技产业化的四点认识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 1999
摘要:一、面向市场,将研究院所办成科技产业化源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科技。对研究院所来讲,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市场需求,在加强基础研究,确保增强科技后劲的同时,重点则应是应用研究。因此,要紧紧抓住生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立足于本单位自身的优势和市场...


敌克松解除莠去津对水稻药害的使用技术研究
《农药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生测法测得直播及移栽京稻19对土壤中莠去津的最高耐受极限浓度分别为006和0.08mg/kg。土壤中莠去津含量低于它们的此极限浓度时对水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于此限值则抑制水稻生长。水稻对莠去津的耐受力随秧龄的增大而增强。敌克松对莠去津有明显的解毒效果,土壤处理浓度在8.0mg/kg以上及沾根处理001~004g/株,能解除土壤中高达06mg/kg莠去津对水稻的药害。而敌克松浸种处理不仅无解毒效果,反而对稻种有损害,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
关键词: 莠去津,药害,水稻,敌克松


甜瓜再生芽高效诱导方法的研究
《园艺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瓜品种伊利沙白为材料, 将子叶外植体直接接种在Bordas 等诱导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 诱导芽的频率高达90 % , 成芽外植体平均分化出15 个芽。


76℃干热处理对萝卜种子活力的影响
《种子世界 》 1999
摘要:本试验主要研究了76℃干热处理不同时间和不同基础含水量对心里美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种子活力的影响。以发芽势、苗长和活力指数表示种子活力,以发芽率表示种子生活力。结果表明不同基础含水量的心里美萝卜种子经过76℃干热处理后其发芽势、苗长、活力指数和发芽率等均有极显著的差异,含水量高的种子受到的不利影响明显地大于含水量低的种子,且这种影响随干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其次序为处理12、24、36、48、60和72h(小时)依次递增。76℃干热处理心里美萝卜种子安全的含水量应低于7.3%。安全的处理时间为12h(小时)。若含水量低到5.8%时,安全的处理时间可延长至48h(小时)。


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瓜甜瓜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西瓜甜瓜 》 1999
摘要:对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甜瓜的种质资源遗传亲缘关系、品种(杂交种)纯度鉴定、目标性状的连锁分子标记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继往开来,迎接世纪挑战 庆祝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所)中心建立40周年
《蔬菜 》 1999
摘要: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座落在海淀区西郊板井,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所属的专业研究所之一。它创建于1958年11月,原名为北京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1987年更名为北京蔬菜研究中心。1992年以此为依托,筹建了“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5年由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命名,进人我国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