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冬小麦京冬8号主要农艺性状
《北京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冬小麦京冬8号主要农艺性状张华,朱维云,薛民生,张福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100081)京冬8号1995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目前已在京、津、廊、唐、保北、晋中等地区大面积推广。因此,加强京冬8号生育规律研究、实现生产中良种良法配套非常重要...


凹唇壁蜂为果树授粉效果的研究
《中国养蜂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凹唇壁蜂属蜜蜂总科、切叶蜂科、壁蜂属,是耐低温、授粉效果较好的优势蜂种。在北京地区果园试验表明,利用凹唇壁蜂授粉后,苹果、梨、杏等的质量和产量都明显提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是我国北方果园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


杂种小麦及其亲本选择上几个问题的研究
《北京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1991~1993年度进行多类亲本两两配组杂交。经对F_1代测产和有关性状的调查分析,初步明确:(1)目前本区杂种小麦的株高以接近80cm为宜;(2)成穗数和穗粒重对产量有较大的正效应,同时穗数和株高与产量存在较大的表型相关,相比之下穗数是影响产量的最关键因素;(3)矮秆类亲本和大穗大粒类亲本的组配产量水平较高,对其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其一,单产一般配合力较好的亲本究竟以哪个产量构成因素的优势为主因亲本而异;其二,强优势组合基本上都来自一般配合力较好的亲本间的组合;最后,矮秆亲本性状的显性度各不尽相同,所以选择小麦杂优亲本时还不能单凭亲本本身的株高而决定弃取
关键词: 杂种小麦,NCⅡ设计,株高,亲本选配


小麦化学杂交剂SC2053使用上的几个问题
《北京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小麦化学杂交剂SC2053使用上的几个问题孙家柱,尹俊玉,陈强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100081)用化学杀雄法研究利用小麦杂种优势具有程序简单、亲本选配自由、不存在恢复问题等优点,因此70年代以来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中国等先后进行了小麦化学杂交...


对1995年京郊小麦中后期管理的建议
《北京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对1995年京郊小麦中后期管理的建议钱友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100081)小麦是京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与总产量仅次于玉米,90年代以来总产量占京郊粮食总产量的37%~39%,主产区乡村小麦产量占粮食产量的42%以上。小麦产量...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研究
《蔬菜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黄瓜霜霉病的防治研究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黄仲生,杨玉茹,朱晓丹黄瓜霜霉病流行电算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拟的最高流行速率高达0.7以上,这比已报道真菌病害中最高流行速率还高1/6。因此,在防治策略上优先考虑控制流行速率,并明确黄瓜霜霉病的发...


APAAP桥联酶标技术检测IBDV
《北京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APAAP桥联酶标技术检测IBDVAPAAP免疫酶标技术(即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显色技术)是我国近年来随着杂交瘤技术进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组化染色技术。在研制单克隆抗体过程中,对大量快速的检测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在研制IBD...


冬小麦新品种京核一号的选育
《华北农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京核一号冬小麦品种是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通过阶梯杂文选育的新品种,具有抗旱、抗寒、抗病、高产、稳产、白粒优质、千粒重高等优点。体现了太谷核不育小麦能集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作用的理论。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选育,京核一号


农业区域综合发展技术工程及其科学配置
《北京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农业区域综合发展技术工程及其科学配置文化,钱友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100081)1987~1992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房山区政府为面向农村经济主战场和加速农业现代化,探索区域大农业整体、协调、持续发展和推动农业学科自身发展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