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镉胁迫对马蔺根系活力和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镉(Cd)胁迫对马蔺根系活力和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法,以马蔺为试验材料,设置6种CdCl2质量浓度(0,10,25,50,100,150 mg·L-1),通过对马蔺根系活力、地上部和根系镉含量,以及6种矿质营养元素(Ca、Mg、Fe、Mn、Cu、Zn)含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镉浓度处理下马蔺根系活力及矿质营养元素的变化.[结果]随镉胁迫时间的延长,对照处理下(CK,未经镉处理),根系活力呈逐渐上升趋势;10-50 mg·L-1 Cd处理下,根系活力呈先升后降趋势;100和150 mg·L-1Cd处理下,根系活力呈逐渐下降趋势.随镉处理浓度的增加,马蔺地上部Mg、Mn、Cu和Zn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Ca和Fe含量呈增加趋势;根系中的Fe、Mn、Cu、Zn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Ca和Mg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镉处理下,Ca和Mg含量转移系数呈先升后降趋势;Mn、Cu、Zn转移系数低于对照;Fe转移系数与对照相比较无显著差异.镉胁迫下,地上部Fe含量和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Cu、Zn、Mg、Mn含量和Cd含量呈不显著负相关;马蔺根系Cu、Zn、Mg、Fe、Mn含量和Cd含量呈正相关,Ca含量和Cd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马蔺根系镉含量可达到829.39~8944.54 mg·kg-1,地上部镉含量可达到200.60~519.76 mg·kg-1,大多数镉离子保留在根中,因此,马蔺具有将重金属镉截留于根系以减少镉从根系转移到地上部的能力.[结论]中低镉浓度下,根系活力和根系中矿质营养元素吸收受镉的影响较小;高镉浓度下,马蔺根系活力下降,其通过调节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分配,来适应镉胁迫环境.


北京西山绿化树种PM_(2.5)吸附量及叶表面AFM特征分析
《生态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北京西山针阔叶树种(白皮松Pinus bungean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柳树Salix babylonica、五角枫Acermono、银杏Ginkgo biloba、杨树Populus spp.)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测定植物叶片夏秋季PM_(2.5)吸附量,同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叶表面微形态特征,并分析叶表面粗糙度等参数,探讨树种叶表面特征与其PM_(2.5)吸附能力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针叶树种年均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1.70μg/cm~2)>阔叶树种(0.48μg/cm~2);各树种年均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大小排序为白皮松(1.71μg/cm~2)>油松(1.67μg/cm~2)>柳树(0.54μg/cm~2)>五角枫(0.51μg/cm~2)>银杏(0.47μg/cm~2)>杨树(0.39μg/cm~2)。针叶树种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季节变化趋势为冬(2.86μg/cm~2)>春(1.39μg/cm~2)>秋(1.13μg/cm~2)>夏(0.96μg/cm~2);而阔叶树种则是秋(0.56μg/cm~2)>夏(0.55μg/cm~2)>春(0.015μg/cm~2)。叶片粗糙度与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其中,针叶树种吸附PM_(2.5)能力受粗糙度影响较明显。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大气环境PM_(2.5)污染趋于严重。因此,分析了北京西山典型针阔叶树种PM_(2.5)吸附量的季节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各树种叶片吸附PM_(2.5)机理,根据各树种吸附PM_(2.5)特征及其与叶表面形态的关系,对针阔叶树种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为城市绿化树种的科学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北京西山 针阔叶树种 PM_(2.5)吸附量 AFM特征 粗糙度


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夏玉米——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华北平原夏玉米—冬小麦的高产及氮肥的高效利用,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减量及其与有机肥配施对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内土壤硝态氮分布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处理(CK)相比,施用氮肥增加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物量和产量,而在农民习惯施氮基础上减量1/3不会显著影响到生物量和产量。其中减氮配施有机肥(ONM)处理的周年总产最高,相比习惯施氮(CN)和减氮处理(ON)分别提高了1.85%和3.78%。处理CN的0~18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周年变化均值达502.7 kg hm-2,分别是处理CK、ONM、ON的2.95、2.17、1.56倍。与处理CN相比,处理ONM显著降低了剖面(0~180 cm)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其中在夏玉米季和冬小麦季的降低幅度分别为18.1%~66.7%和37.3%~87.2%。处理ON和ONM相比处理CN,植株周年总吸氮量无显著性差异,氮肥利用率却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处理ONM的周年氮肥利用最高,比处理CN提高了36.9%。综合分析,减氮与有机肥配施不仅显著降低了0~18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大幅度提高了氮肥利用率,且有助于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物量及产量。
关键词: 氮肥减施 有机肥 夏玉米-冬小麦 硝态氮 氮肥利用率


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茄子萼片刺相关差异基因
《华北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发掘茄子萼片刺形成的相关基因,为茄子萼片刺形成的机理和基因定位奠定基础,以萼片有刺和萼片无刺的2个自交系1607和1608为材料,构建了F2遗传分离群体,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手段对双亲和2个混池的转录组进行了测序分析。通过转录组分析,共获得409 363 358个干净的高通量序列,其中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的序列共有311 756 616个,比对效率均大于75. 00%。发掘24 310个新基因,其中获得注释信息的新基因总数为1 540个。对转录组测序获得的全部基因表达量进行了分析,在双亲中共得到2 43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97个差异基因在2个混池中同时存在。通过对差异基因的注释分析,富集到了可能与茄子萼片刺形成的相关的候选基因3个:Sm CKX(Eggplant_newGene_1802)、Sm STS(Sme2. 5_09750. 1_g00002)和Sm FAR(Eggplant_newGene_4241)。Sm CKX是一个茄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脱氢酶相关基因,与番茄的Solyc04g080820. 2和Solyc04g080810. 3,拟南芥的At CKX6具有同源性。Sm STS是茄子水苏糖合成酶相关的基因,与番茄的Solyc01g079300. 3基因和拟南芥的AT4G01970. 1基因同源性较高。Sm FAR是一个脂肪酰辅酶A还原酶相关基因,与番茄Solyc11g067180. 2基因(FARx相关基因)同源。以上同源基因参与了植物角质,小檗碱和蜡生物合成途径、细胞分裂素合成途径和水苏糖代谢途径,因此,茄子萼片刺的形成可能具有相同的代谢调控途径。


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发展格局及其分区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综合运用兴趣点、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简称"三生")空间功能视角,设计了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发展评价方法,并以平谷区为例开展乡村发展格局及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平谷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符合平谷区生态涵养建设目标及产业发展规律。基于空间的主导功能,将平谷区划分为生产主导、生活主导、生态主导、生活生产复合、生产生态复合、生态生活复合、生产生活生态复合共7类功能区。通过分析发现,平谷区基本呈现"平原区生产功能主导、中心城区及乡镇中心村生活功能主导、山区乡镇生态生活功能主导"的分布特征,其中生产主导功能区和生态生活复合功能区居多,面积占比分别为27.27%和24.38%。建议生产主导功能区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及旅游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生活主导功能区适度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乡村生态宜居;生态主导功能区坚持生态优先,保障生态空间功能发展;兼具2种以上优势空间功能类型的复合功能区,应结合区域自身及周边乡村的空间特性,宜生产则生产、宜生活则生活、宜生态则生态,优化布局"三生"空间;而复合功能区中"三生"功能均处于劣势的乡村,则需要结合"三生"空间功能发展的迫切程度,合理展开村庄空间规划和重构。研究结果可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的乡村发展规划编制和建设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 乡村 遥感 分区 发展格局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平谷区


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鉴定与HA基因序列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5年12月北京某养鸡场出现疑似禽流感疫情,采集病料接种鸡胚分离鉴定1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chicken/Huabei/2015(H9N2),通过RT-PCR扩增HA基因和NA基因,测序后进行了同源性分析,构建了HA基因遗传进化树,并对HA基因的受体结合位点、裂解位点和糖基化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A/chicken/Huabei/2015 (H9N2)HA核苷酸序列与A/chicken/Jiangsu/J3588/2014(H9N2)的同源性最高(98.9%);NA核苷酸序列与A/chicken/Shandong/1167/2015(H9N2)的同源性最高(98.8%),遗传进化分析其属于欧亚分支中的Y280亚群.HA裂解位点为-PSRSSR/GLF-,符合低致病力毒株的特征;受体结合位点234位氨基酸为L,可能具有与SAα2,6Gal受体结合的特性;有8处潜在的糖基化位点.研究结果为H9N2亚型AIV的防控和疫苗研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分离 HA基因 序列分析


日本结缕草ZjNAC2转录激活验证及互作蛋白的初步筛选
《草地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探究ZjNAC2在胁迫响应中的作用机制,本试验运用酵母双杂技术筛选与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中的ZjNAC2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克隆获得了日本结缕草ZjNAC2的基因序列并成功构建了诱饵载体pGBKT7-ZjNAC2,同时构建高质量的日本结缕草的均一化酵母杂交全长文库。通过酵母双杂筛库的实验筛选到30个阳性菌落,其测序表明获得了20个与ZjNAC2互作的蛋白。NR(Non-redundant protein sequences)注释分析结果显示,20个注释基因NR同源物种比对到9个物种,其中比对到高粱(Sorghum bicolor)中的注释基因最多。GO(Gene Ontology)注释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可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化过程3大类。本研究初步筛选到4个与抗病、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相关的候选互作蛋白,为进一步探究ZjNAC2在日本结缕草中的下游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大都市乡村发展比较及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地理科学进展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带动能力密切相关,大都市推进乡村振兴的条件最为成熟.论文选取14个国家中心城市与潜在中心城市,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取改进熵权法与Pearson相关分析法,比较分析了2000年以来我国大都市的乡村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挖掘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含义.研究表明:南方都市的乡村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北方城市,高低不一的乡村发展水平意味着较高的城市发展阶段并不必然实现真正的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地方财政能力、农户生计分化、农业产业结构等因素高度相关,因此,乡村振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需要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制订科学的乡村振兴目标与振兴措施;也需要立足农业、跳出农业,一方面通过转移支付保障粮食主产区、传统农区的发展权益,另一方面“接二连三”拓展乡村产业增值空间;尤需打破城乡治理分割现状,在理念、规划、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红花黑莓新品种‘京玉1号’
《园艺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京玉1号’是从引进的美国品种‘凯奥瓦’(Kiowa)种子实生后代中选出的红花黑莓(Rubus L. subgenus Rubus Watson)新品种,茎无刺,花粉红色,果实黑色,平均单果质量6.7g,风味甜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3%,早熟,产量高,达15 300 kg·hm~(-2)。北京地区果实成熟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适合鲜食和加工。


基于时空不确定性分析的北京市农田土壤重金属镉含量等级划分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时空角度探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类别划分并为差别化利用和管理土地提供可参考信息,针对多年期采样数据,采用基于时空指示克里金的方法对北京市2013年农田土壤重金属镉含量进行等级划分。其中通过自适应方法确定了等级划分最适宜的概率阈值,并基于等级错划指数估计了等级划分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时空普通克里金的方法,基于时空指示克里金方法划分的等级具有更高的准确率。2013年北京市镉含量等级为超过背景值的农田区域主要分布在昌平大部分地区、平谷中部地区、大兴南部地区、房山南部等靠近城镇中心的地带,等级为低于背景值的农田区域则主要分布在延庆西部地区、怀柔北部等远离城镇中心的地带。镉含量等级的错划指数分布反映了北京市农田土壤重金属镉含量等级划分的不确定性程度。等级划分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受点位分布及概率阈值的影响。基于时空指示克里金的等级划分方法可为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提供辅助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