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春花钙调素基因克隆及其假基因的识别
《西北植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叶片cDNA和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了长春花钙调素基因447 bp的全长编码cDNA序列和2个大小不同的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DNA长片段全长1 551 bp,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构成,为长春花钙调素基因编码区DNA片段;DNA小片段全长447 bp,与447 bp的长春花钙调素基因cDNA核苷酸一致性高达87%,有56个碱基的差异,其中位于226 bp处的碱基A突变为T,即由AAG突变为终止密码子TAG使翻译提前终止.推测此447 bp的DNA小片段可能为长春花钙调素基因的假基因,命名为CCaMP1.


利用改良CTAB法提取澳洲坚果成熟叶片高质量DNA
《分子植物育种 》 2007 CSCD
摘要:澳洲坚果的成熟叶片中次生物质含量很高,因此给DNA的提取造成很大困难。CTAB法可有效去除多糖等杂质,但常规CTAB法的提取效果并不好。为此,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改良后的CTAB法提取了7个澳洲坚果样品的总DNA。结果表明:使用CTAB free缓冲液进行前处理可去除大部分的杂质。所获得的DNA纯度较高,OD_(260)/OD_(280)均在1.7~1.9之间,RNA消化彻底,DNA无明显降解,进行ISSR分析(UBC-835)条带清晰,多态性好。说明该方法获得的基因组DNA适合于进行以PCR为基础的DNA多态性的研究。


橡胶树1981’ IRRDB野生种质主要性状鉴定——1986-1994年大田鉴定区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7 CSCD
摘要:为了加速橡胶树野生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进行产量等性状预测鉴定的基础上,1986-1994年共筛选162份1981′IRRDB种质布置于大田鉴定区。2004-2005年对这批种质进行了产胶量、树皮乳管数目鉴定以及茎围、抗风性调查,结果表明种质间存在较大差异,但从中不能直接筛选出可供商业化栽培的品种材料,只能选择其中存在有益基因源的种质纳入现有橡胶树的育种进程。早期预测鉴定结果与大田鉴定结果间的相关分析表明二者间相关程度较低,表明目前以Wickham栽培种质为基础试验材料形成的产量等方面的预测方法,难以适应对这些野生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因此除继续利用常规的33月龄树皮解剖、试割等方法,还需要继续探索其他早期预测方法。
关键词: 橡胶树 IRRDB 种质 产胶量 乳管数目 茎围 抗风性


芒果皮萃取物抑菌成分稳定性探讨
《广西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对芒果皮采用乙醇提取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的萃取物进行抑菌性能研究,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萃取物对小麦纹枯、小麦赤霉和水稻纹枯等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平皿叶片法结果显示,萃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治疗效果接近于50%多菌灵WP 1000倍液的防效。同时以水稻纹枯病菌为指示菌,研究芒果皮乙酸乙酯萃取物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温度对其抑菌活性影响最大,超过40℃抑菌能力明显下降,但80℃后有所回升;经酸、碱处理后萃取物的生物活性没有变化;紫外光照射对其活性没有任何影响;常见金属离子(Na+、K+、Ca2+、Mg2+、Fe2+、Fe3+)除Na+和K+外,对其活性也有一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