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琼中县推广木薯新品种华南5号的成功经验

热带农业科学 2007

摘要:总结了琼中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从1994年起,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支持下,采用"参与式"和"科技入户"等方法,推广木薯新品种华南5号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木薯 品种 华南5号 琼中 参与式 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施肥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西瓜施肥的研究概况和西瓜的施肥效应,探讨了西瓜施肥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西瓜施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西瓜 施肥 产量和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桉-农复合经营对甘蔗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07

摘要:针对目前林农复合经营中采用的大宽行模式,研究在不同的林带距和不同的树蔗距下,桉树对甘蔗产量的影响,并测算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大宽行模式中,桉树对甘蔗的产量有一定影响,林带带距越小,影响越明显,合理的带距不小于12m;桉树与甘蔗的距离也对甘蔗的产量有影响,合理的树蔗距不小于4 m;总体而言,复合经营的经济效益比单林经营、单农经营好。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复合模式 甘蔗产量行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春花钙调素基因克隆及其假基因的识别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叶片cDNA和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了长春花钙调素基因447 bp的全长编码cDNA序列和2个大小不同的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DNA长片段全长1 551 bp,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构成,为长春花钙调素基因编码区DNA片段;DNA小片段全长447 bp,与447 bp的长春花钙调素基因cDNA核苷酸一致性高达87%,有56个碱基的差异,其中位于226 bp处的碱基A突变为T,即由AAG突变为终止密码子TAG使翻译提前终止.推测此447 bp的DNA小片段可能为长春花钙调素基因的假基因,命名为CCaMP1.

关键词: 长春花 钙调素基因 假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改良CTAB法提取澳洲坚果成熟叶片高质量DNA

分子植物育种 2007 CSCD

摘要:澳洲坚果的成熟叶片中次生物质含量很高,因此给DNA的提取造成很大困难。CTAB法可有效去除多糖等杂质,但常规CTAB法的提取效果并不好。为此,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改良后的CTAB法提取了7个澳洲坚果样品的总DNA。结果表明:使用CTAB free缓冲液进行前处理可去除大部分的杂质。所获得的DNA纯度较高,OD_(260)/OD_(280)均在1.7~1.9之间,RNA消化彻底,DNA无明显降解,进行ISSR分析(UBC-835)条带清晰,多态性好。说明该方法获得的基因组DNA适合于进行以PCR为基础的DNA多态性的研究。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成熟叶片 DNA提取 改良CTAB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敌百虫对荔枝蝽几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华东昆虫学报 2007

摘要: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荔枝蝽对敌百虫的敏感性,并对不同浓度敌百虫处理后荔枝蝽体内羧酸酯酶、酸性磷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敌百虫对荔枝蝽的LC50为28.840 mg.mL-1;随着敌百虫处理浓度的升高,荔枝蝽体内羧酸酯酶活性显著升高,不同处理剂量间存在显著差异,酸性磷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活性各药剂处理剂量间没有差异。表明羧酸酯酶活性的升高可能会导致荔枝蝽对敌百虫的敏感性下降。

关键词: 荔枝蝽 敌百虫 羧酸酯酶 酸性磷酸酯酶 碱性磷酸酯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1981’ IRRDB野生种质主要性状鉴定——1986-1994年大田鉴定区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 CSCD

摘要:为了加速橡胶树野生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进行产量等性状预测鉴定的基础上,1986-1994年共筛选162份1981′IRRDB种质布置于大田鉴定区。2004-2005年对这批种质进行了产胶量、树皮乳管数目鉴定以及茎围、抗风性调查,结果表明种质间存在较大差异,但从中不能直接筛选出可供商业化栽培的品种材料,只能选择其中存在有益基因源的种质纳入现有橡胶树的育种进程。早期预测鉴定结果与大田鉴定结果间的相关分析表明二者间相关程度较低,表明目前以Wickham栽培种质为基础试验材料形成的产量等方面的预测方法,难以适应对这些野生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因此除继续利用常规的33月龄树皮解剖、试割等方法,还需要继续探索其他早期预测方法。

关键词: 橡胶树 IRRDB 种质 产胶量 乳管数目 茎围 抗风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皮萃取物抑菌成分稳定性探讨

广西农业科学 2007

摘要:对芒果皮采用乙醇提取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的萃取物进行抑菌性能研究,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萃取物对小麦纹枯、小麦赤霉和水稻纹枯等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平皿叶片法结果显示,萃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治疗效果接近于50%多菌灵WP 1000倍液的防效。同时以水稻纹枯病菌为指示菌,研究芒果皮乙酸乙酯萃取物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温度对其抑菌活性影响最大,超过40℃抑菌能力明显下降,但80℃后有所回升;经酸、碱处理后萃取物的生物活性没有变化;紫外光照射对其活性没有任何影响;常见金属离子(Na+、K+、Ca2+、Mg2+、Fe2+、Fe3+)除Na+和K+外,对其活性也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芒果皮 抑菌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方式培养料的理化性状变化及其对香菇产量的影响初探

食用菌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以木屑和玉米芯为主料,采用半熟料和发酵料两种处理方式,研究西种不同前处理的香菇的几种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熟料比发酵料的子实体产量高,菇体质量好,是生产优质鲜菇、干菇的较理想前处理方法。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高含量的总糖、还原糖是香菇高产的重要因素。半熟料的FP酶和CMC酶活性的峰值的发生与子实体的发育状态呈正相关。

关键词: 香菇 培养料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溶性茶树油制备工艺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水溶性茶树油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货架期进行了初步拟和。通过试验得出,乳化体系所需最佳HLB值为11.79,由Span80和Tween80复配的复合乳化剂对茶树油有很好的乳化效果;油水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9g和81g,复合乳化剂的最佳添加量为0.73g。使用SAS程序对产品货架期进行初步拟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和性。

关键词: 茶树油 乳化 HLB值 模型拟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