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麻类作物在我国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福建热作科技 》 2006
摘要:本文综述了麻类作物在我国的生产现状、科技研发概况,分析了我国麻类作物生产、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建设性地指出了我国麻类作物生产、科研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一种简便的石斛DNA提取方法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摘要:对石斛兰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良,提出一种简便、实用的DNA提取方法,经紫外检测、电泳检测及PCR检测,结果表明所得DNA的产量和纯度能够满足分子生物学研究操作的要求.


利用双T-DNA载体系统培育无选择标记转基因大豆
《大豆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了161株转△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D6D)的T1代植株,初步筛选出只含有功能基因(D6D)而不含有筛选标记基因(bar)的转基因大豆植株9株,为获得富含γ-亚麻酸但不含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大豆奠定了基础,并为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种植提供了保障。同时对无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叶片涂抹除草剂验证,探讨了叶片涂抹除草剂结合目的基因PCR检测筛选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株的可行性。


海洋放线菌124092细胞毒活性和化学成分研究
《微生物学通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MTT法对海洋放线菌124092正己烷提取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用硅胶真空柱层析法将正己烷提取物粗分为6个组分(Fr1~Fr6),细胞毒活性追踪显示Fr6组分为活性部分。为确定其中的活性成分,运用GC/MS对Fr6组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11·76%)、油酸(Oleic acid,12·16%)、亚油酸(Linoleic acid,14·77%)和乳杆(菌)酸(Lactobacillic acid,61·31%)。据文献报道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均对小鼠腹水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亚油酸还对人肺腺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细胞毒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成分


木质素生物合成及其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06 CSCD
摘要:木质素作为陆地上含量丰富的高分子有机物之一,对植物的结构与防御功能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它的存在也给制浆造纸工业,苎麻纺织工业及畜牧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于木质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基因调控的探索已成为研究热点。木质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十分复杂,存在多基因、多途径的交互作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可以降低木质素含量或者改变木质素组成成分,从而开发新型植物资源,从源头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本文介绍了修订后的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重点阐述其基因调控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木质素调控基因的选择、多基因遗传操作、启动子的选择、转基因技术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