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喷克防治香蕉叶斑病的研究
《热带作物研究 》 1997
摘要:大田防治试验表明,浓度为1870μL/mL或1630μL/mL+表面活性剂+植物油的喷克42%SC稀释液.喷药4~6次可以有效地防治香蕉叶斑病,其防效优于多菌灵.建议在生产上与敌力脱交替使用。


橡胶树双受精作用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1997 CSCD
摘要:采用石蜡切片、苏木精和孚尔根等杂色法,对橡胶树的双受精过程作了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1)授粉后0.5-1h花粉粒开始在柱子头上萌发。随后花粉管沿着花柱的引导组织往下生长.12h后经珠心喙进入胚囊,释放内含物。(2)卵细胞受精过程为:授粉后13-13.5h,精子贴附在卵细胞的质膜上.随后进入卵核.染色质散开和出现雄性核仁。20h后两性核仁融合,形成合一个核仁的受精卵。橡胶树的受精作用属有丝分裂前型。(3)极核受精过程与卵细胞受精类似,但完成较快,授粉后18h便完成受精。极核受精是3个核的融合过程,由于各核结合的先后差异.有3种不同的类型:①两极核先融合成含一个核仁的次生核,然后次生核与精核融合。②两极核先融合,但两者的核仁未融合,因此形成一个含二核仁的次生核。这样的次生核,当与精核的校质融合并出现雄性核仁后.次生核的两个核仁才融合成一个次生核仁。然后才和雄性核仁融合。③上极核先与精核融合.然后才和下极核融合。这3种受精类型.其所形成的初生胚乳核,均含一个核仁。


建兰花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检测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1997 CSCD
摘要:从石料兰病株中获得一个病毒分离物,利用曼陀罗进行分离纯化和繁殖.并通过梯度离心获得提纯病毒,经生物学、血清学鉴定及电镜观察,鉴定该分离物属于建兰花叶病毒(CyMV)。分别用纯化病毒及SDS-PAGE回收病毒外壳蛋白免疫家兔,获得2种特异性抗血清,并用SPA-ELISA方法对兰花样品进行了检测研究。


GM(1,1)模型与趋势曲线的组合预测方法在橡胶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热带作物研究 》 1997
摘要: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院1985~1994年的橡胶产量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根据产量数据的增长特性,又可建立两个拟合值较好的趋势曲线预测模型。对获得的3个模型采用方差倒数赋权法进行加权组合,所得组合模型比3个单模型的拟合精度都高。预测本世纪末我院的干胶产量约为1783t,“九五”期间年平均增长率约为6%,可作为农业发展规划的依据与参考。


胡椒干物质产量和主要养分含量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1997 CSCD
摘要:经测定2-8龄胡椒植株总生长量和干物质产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增加。5-8龄胡椒植株营养组织每株于物质产量为7.91kg。生殖组织即果穗每株于物质产g为4.41kg。果粒占果穗干重的93.3%,果梗占6.7%。植株营养组织中不同器官子物质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枝条>叶片>蔓>骨干根>细根。营养组织中的养分含g氮最高,钾次之,再次为钙、镁、磷。各主要元素氮、磷、钾、钙、镁之间的比值为15.6:显:12.8:10.6:2.1。果实中氮含量最高,钾次之.再次为钙、镁、磷。它们之间的比值为13.3:1:9.7:3.1:1.2。以每年每公顷产黑胡椒7500kg计,则每年每公顷消耗的氮172.65kg,磷13.35kg.钾122.7kg,钙40.skg,镁15.15kg。


荧光光度法测定配制补酒(蚁王酒)中微量硒
《热带作物研究 》 1997
摘要: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含微量硒的配制酒,其原理是在弱酸条件下亚硒酸和2.3-二氨基萘作用,生成有强荧光的4,5-苯并苤硒脑络合物。用环已烷萃取后测定其强度并定量。5mL环已烷萃取液中0~0.20μg硒在激发波长376nm,发射波长520nm条件下测定,线性良好,标准偏差为9.6×10-4.变异系数为8.8%。相关系数为0.9952。


10种杀虫剂对桃蚜的药效试验
《热带作物研究 》 1997
摘要:报道了10种杀虫剂对辣椒上桃蚜[Myzuspersicae(Suizer)]的药效试验结果。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40%七星宝乳油1500倍液,7.5%虫霸乳油2000倍液和2.5%功夫乳油2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药后5d防效均在99%以上;20%灭扫利乳油.2.5%敌杀死乳油和20%速灭杀了乳油各1000倍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5d防效达91.5%~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