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旱地辣椒新品种筛选和适应性试验
《中国园艺文摘 》 2012
摘要:2010~2011年对新育成和引进的11个辣椒新品种连续进行2年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天椒9号’、‘航椒4号’和‘天椒0517’综合性状较好,产量高、抗病性强、商品性好、制干率高,适宜在甘谷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羊河灌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 2012
摘要:黄羊河灌区地处凉州区东端祁连山北麓,海拨1 600~1 900 m,属温带干旱气候,具有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特点。>10℃有效积温3 003℃,年日照时数2 968 h。近年来,随着玉米价格上扬和规模养殖业的不断壮大,黄羊河灌区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为了提高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封育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生态位特征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封育是玛曲高寒沙化草地重要的管理方式。为研究封育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主要植物种生态位的影响,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主要植物种进行生态位特征调查,计算主要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封育2年后,草地优势种为禾本科牧草异针茅,其重要值平均为0.29。乳浆大戟作为高寒沙化草地的主要杂类草,生态位宽度为0.973。紫羊茅、优势种异针茅与杂类草乳浆大戟生态位重叠较大。说明高寒沙化草地经过2年的围栏封育,禾本科牧草有了较大的竞争力,草地植物群落发生良性演替,可食牧草的比例上升,草地经济价值有所提高。
HPLC检测分析噻虫嗪种衣剂在马铃薯中的残留动态变化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马铃薯种薯包衣播种后活性成分噻虫嗪在植株和薯块上的残留动态,评价噻虫嗪种衣剂的使用安全性,建立其在马铃薯植株和薯块上的残留检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浓缩净化后,通过HPLC-UVD检测,外标法定量。添加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马铃薯植株及薯块上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6.73%~92.58%、86.03%~93.3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46%~8.19%、3.65%~6.22%,最低检出量为1.0×10-9g,最低检测浓度为0.001 mg/kg,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残留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噻虫嗪种衣剂在马铃薯植株中的残留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包衣播种后60天,噻虫嗪在马铃薯植株中的残留量高,为33.975 mg/kg,以此为原始沉积量得到半衰期为12.4天。在马铃薯块茎中未检测到噻虫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地番茄新品种‘陇番10号’
《园艺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陇番10号’为中晚熟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果实大红色,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49.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17%,总产量107.1t·hm-2,抗病毒病及叶霉病,耐早疫病,适宜北方地区保护地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绣球小冠花等35种植物提取物对粘虫的杀卵作用研究
《草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浸卵法测定了绣球小冠花等35种植物提取物对粘虫的杀卵作用。结果表明,欧当归种子丙酮提取物、蛇床种子氯仿提取物、蓖麻种子甲醇、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提取物、绣球小冠花根甲醇、乙醇、丙酮与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粘虫具有很强的杀卵作用,5d的校正未孵化率均达100%;欧当归根75%甲醇与石油醚提取物、欧当归种子甲醇与石油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杀卵作用,校正未孵化率分别为39.65%与35.31%,55.99%与34.51%,绣球小冠花根、曼陀罗种子和苘麻种子石油醚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校正未孵化率分别为11.45%,11.79%和10.60%,其他提取物杀卵作用很弱或无杀卵作用。绣球小冠花、欧当归、蛇床和蓖麻4种高效杀卵植物具有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感染我国重要小麦抗源材料贵农22的条锈菌新菌系的发现及致病性初步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 2012
摘要: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贵22-9、贵22-14为新出现的、对我国重要小麦抗源材料贵农22有较强毒性的两个新菌系,且在甘肃省各地均出现。其致病特点类似条中32号、条中33号。两菌系苗期除对贵农22有毒性外,对辅助鉴别寄主川麦42、92R137、兰天17也有毒性。毒性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发现,新菌系含有对Yr10、Yr24/26有毒性的基因,苗期较条中32号、条中33号表现出更强的致病力。新菌系将对以92R、贵农为抗源的品种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肥施用量对兰州百合生长、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兰州市西果园二阴山区大田旱作条件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氮肥150kg/hm2和磷肥150kg/hm2基础上,不同施钾水平(0,112.5,225.0和337.5kg/hm2)对兰州百合生长、养分吸收累积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条件下,一年生、二年生和三年生兰州百合产量平均年增产幅度为(52.3±22.7)%,(132.0±52.0)%和(71.3±38.3)%,以二年生年增产幅度最大,其次为三年生。施钾条件下兰州百合总糖和粗淀粉含量比不施钾对照平均提高(4.1±1.92)%和(9.3±5.02)%。水溶性糖、粗纤维和粗蛋白含量比不施钾对照平均下降(7.9±5.61)%,(7.5±6.91)%和(8.5±5.64)%。兰州百合总糖和粗淀粉含量均与施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粗纤维含量与施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粗蛋白含量与施钾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钾肥是影响兰州百合产量和品质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施钾量不仅能提高百合产量,还可以提高其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阳能消毒时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覆膜与添加有机物(鸡粪、麦糠)在太阳能消毒中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粪加覆膜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可使10、15、20及30cm土壤日平均温度分别达到40.5、38.5、35.8和33.3℃,较不覆膜分别提高7.5、6.5、5.4和4.7℃,较覆膜但不添加有机物分别提高3.4、3.2、3.0和3.0℃;可使其土壤日最高温度分别达到46.4、43.5、40.3和36.4℃,较不覆膜处理分别提高10.1、9.2、7.9和5.8℃,较覆膜但不添加有机物处理分别提高了4.9、6.3、5.8、4.2℃。同时,覆膜、添加有机物增大了土壤日温差。故利用太阳能消毒时添加有机物与覆膜结合可显著提升0~20cm深度内土壤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