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遮光、密闭环境对番茄植株蒸腾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茎热平衡技术测定植株茎流的原理基础上,结合温室内气象数据采集仪器,通过对小温室做遮光、密闭处理,探讨番茄茎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密闭温室处理后晴天番茄茎流变化趋势不变,但白天茎流明显减小,此时影响茎流的环境参数除光照外,温室内的大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以及CO2浓度等都不能忽略。人为改变光照,使茎流随之发生改变,变化规律与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相似,所不同的是茎流变化曲线稍稍滞后于光照的变化曲线;茎流随光照的降低而逐渐减小,在时间上有一个延迟。当白天遮光变温室为"黑暗"状态时,茎流缓慢减小,但此时茎流却远远大于夜晚茎流,而且白天温室内"黑暗"状态处理的不同时间段茎流减小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 番茄 茎流 蒸腾速率 环境因子 气孔导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遥感的植被覆盖度估算方法述评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作为描述植被覆盖及生长状况的度量参数——"植被覆盖度"在农业、环境、生态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植被覆盖度的重要作用及研究意义,叙述了其遥感监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常用遥感数据源,主要从统计、物理、FCD等模型入手讨论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对今后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遥感 植被覆盖度 数据源 统计模型 物理模型 估算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着色Petri网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建模中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深入研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业务基础上,鉴于Petri网的特点,提出了利用着色Petri网建模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的方法。分析了着色Petri网适合于系统建模的原因,以项目管理评审环节为例讨论了着色Petri网在建模中的应用,并建立了基于着色Petri网的系统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关键词: 着色Petri网 建模 项目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块数据支持下的玉米种植面积遥感测量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统计行政单元内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及其空间分布是粮食产量估算的基础,也是制定粮食政策和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依据。以3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是实现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的关键技术,也是实现常规统计进入空间统计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以玉米种植面积遥感测量为目标,选取种植结构复杂的农业区河南省原阳县为试验区,通过高分辨率融合影像建立地块边界数据,以TM影像为核心数据源,对TM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NDVI及特征波段信息采用决策树方法对试验区进行预分类,初步获取玉米种植范围;将玉米预分类结果与耕地地块数据空间叠加分析,以地块内玉米的预分类面积比例为分层标志,建立分层模型,结合交通数据,布设野外样方;采用遥感影像与车载GPS结合的方式,设计合理的野外调查路线,开展野外样方实测工作,获取样本地块内的玉米种植比例;然后以野外GPS调查点为依据,通过决策树方法对玉米预分类结果进行修正。最后通过野外测量获取的样本地块玉米百分比及统计数据对TM数据提取的玉米种植面积结果进行评价,求得位置精度为81.8%,总量精度为91.1%。说明借助耕地地块数据库,能够提高多时相TM分类的位置精度和总量精度。

关键词: 遥感 决策树 分类 玉米面积 TM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统筹城乡发展 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信息化是农村与城市发展衔接的纽带,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和农民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显现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我国城乡之间仍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今后应加强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农村信息服务硬件条件建设,整合现有信息资源,积极推广应用低成本信息技术产品,努力提高农村信息服务能力。

关键词: 数字鸿沟 农村信息化 信息资源 信息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解剖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草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和长穗偃麦草E.elongata的根、茎、叶以及根茎的形态解剖结构,结果显示:2种植物的根形态均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表皮着生大量根毛,内皮层细胞壁5面加厚,在横切面上呈马蹄形;茎与根茎的维管束分内外两圈分布,中央有髓腔;叶片形态由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构成,表皮细胞包括长细胞、附属物、气孔器细胞和泡状细胞。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的叶片表皮微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长穗偃麦草叶脉上分布3~4列乳突,而中间偃麦草叶脉上则分布3~4列刺毛,另外在根皮层细胞中发现了发达的类似通气组织的结构,产生原因亟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 长穗偃麦草 形态解剖 扫描电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便携式叶绿素、氮素、水分一体化测定仪设计

农业机械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作物叶片叶绿素、氮素和水分的数学模型。结合光谱学原理,设计了由近红外LED光源、窄带干涉滤光片、光电检测芯片以及单片机系统组成的作物叶片叶绿素、氮素、水分检测一体化便携式仪器,避免现有仪器由于叶片位置和测定时间差异导致的作物养分探测误差,可用于作物养分和水分的精细管理。

关键词: 作物叶片 检测 养分 水分 便携式仪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病害与产量损失的多时相遥感监测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开展农作物病害遥感监测与产量损失评估,该文以北京郊区大田生产条件下的冬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的为研究对象,获取了2007年4月10日、4月26日、5月12日、5月28日共四期Landsat TM卫星影像,准同步地测量了试验地块的冠层光谱数据及配套农学数据。利用该4个时相的遥感数据,分析了试验区的冬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在主要生育期的光谱特征及其变化,与对照地块相比,病害小麦在可见光和短波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率降增大,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减小,红边则会向短波方向移动,红边振幅减小,NDVI值减小。并利用冬小麦病害发生前期(4月10日,4月26日)的卫星遥感数据建立了作物产量的早期预测模型,结合实测的产量数据,定量计算了条锈病和白粉病的产量损失,结果表明两个白粉病和条锈病小麦地块的减产幅度超过了30%。

关键词: 条锈病 白粉病 产量损失 多时相 遥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Web的移动外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ASP.NET操作Excel技术,设计实现了能够从Excel文件直接导入数据的基于Web的移动外呼系统,系统能够完成计划外呼号码和呼叫结果从Excel文件直接导入和筛选,并对导入信息进行统计,克服了人工处理方式的重复呼叫、无法准确判断距上次呼叫时间间隔和统计工作复杂的问题。实际应用表明,在年呼叫量达千万的情况下,效率和呼叫成功率都有很大提高。

关键词: 移动 外呼 信息管理系统 B/S模式 信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洲鲥应激反应机理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1龄幼鱼捕捞后放入较小容器中,研究了美洲鲥出现应激反应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血清中皮质醇激素的变化,探讨了应激机理。结果表明:与深度麻醉的对照相比,美洲鲥应激后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细胞比容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渗透脆性极显著增加(P<0.01);血清皮质醇含量迅速增加到对照组的48倍左右;应激后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白蛋白显著降低(P<0.05),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极显著增加(P<0.01),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血糖、甘油三酯显著增加(P<0.05),血清中肌酸和尿素氮无显著变化(P>0.05)。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明显变化表明,美洲鲥应激后皮质醇含量迅速增加,引起机体血液中血糖和乳酸脱氢酶的增加,导致了机体缺氧,出现了应激性急性出血。

关键词: 美洲鲥 应激 生理指标 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