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3种新型肥料在辣椒上的肥效比较试验
《甘肃农业科技 》 2006
摘要:对引进的3种新型肥料保得、中保SDV和陇丰STM在辣椒上进行肥效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用0.3g/kg浓度喷施3次后,3种肥料对辣椒植株均有抑制徒长、增加单株座果数的作用;喷肥处理间的产量无明显差异,但与清水对照的差异均极显著,以施用陇丰STM后产量最高,折合产量达38 214.3 kg/hm2,较对照增产26.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芸芥(Eruca Mill.)的遗传多样性
《中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来源的芸芥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利用。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欧洲、非洲和亚洲的30份代表性的芸芥(ErucaMill.)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遗传相似系数计算不同材料RAPD数据的遗传距离矩阵,按UPGMA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聚类。结果不同芸芥亚种间表现出比较大的多态性,47个引物共扩增出486条DNA带,其中432条表现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89.0%,来源不同的材料有各自的特征带。30个材料的遗传距离在0.1036~0.4511之间。结论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1452处,30个材料可分为7个类群,其中来源于中国的材料为一独立的类群,来源于西班牙及其他国家地区的材料分属另外6个不同的类群。芸芥起源中心的西班牙及其毗邻地区的芸芥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而中国可能是芸芥的次生演化中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品种GT-1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英文)
《果树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高效稳定的甜瓜作物的植株再生体系,研究了甜瓜品种CT-1在16种培养基上的植株再生情况。结果显示:将从5 d龄甜瓜无菌苗上切取的子叶外植体接种在MS+6-BA1 mg/L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黑暗条件培养3 d,再转至光下继续培养,诱导出高效不定芽丛。再经过在MS+6-BA0.05mg/L伸长培养基上培养后,将无根不定苗转到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获得完整植株。通过这种培养程序,获得了高达100%的不定芽诱导率,平均每个外植体上诱导出14株健壮植株。这项研究为甜瓜的遗传转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大豆品系在兰州市的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2006
摘要:以自育两种株型的4个大豆品系为试材,采用二因子裂区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种类型的大豆品系开花期、成熟期延迟,生育期、株高、节间长度增加,主茎节数减少,茎秆变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降低,并且分枝型品种倒伏加重。适宜的种植密度主茎型品系为21.75万株/hm2,分枝型品系为18.15万株/hm2,产量分别达3 750.0 kg/hm2和3 375.0 kg/hm2。
关键词: 大豆品系 分枝类型 种植密度 经济性状 产量 兰州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