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河北省滨海平原农业区域性差异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2006~2008年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沧州市运东滨海平原和唐山市冀东滨海平原农业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为促进全省农业发展和滨海平原农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北省 滨海平原 区域农业 差异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法对球孢白僵菌HFW-05耐热力及毒力的提高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检测及提高球孢白僵菌HFW-05对高温环境的耐受力,将浓度为108孢子/mL的孢悬液,在48℃下恒温振荡水浴,不同时间取出测定孢子存活率,同时将处理液接种制备孢子粉,测定下一代的产孢量、疏水性、不同温度下的萌发中时、生长速率、毒力以及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HFW-05菌株的耐热力。其中处理120min孢子存活率可达到80%以上,处理110min在27℃下产孢量是对照的3倍多,两者的疏水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一代菌株分生孢子在32℃下萌发中时(GT50)均显著低于对照,在32,34℃下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高于对照,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以二龄初小菜蛾为供试幼虫,在27℃下,各处理的毒力仍均低于未处理对照,但在32℃下均显著高于对照,在34℃下对照及处理分生孢子均无杀虫活性。

关键词: 高温胁迫 球孢白僵菌 耐热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麦田土壤硒的含量、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河北省麦田土壤硒的含量、形态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河北省麦田土壤全硒含量为0.061~0.584mg/kg,平均值0.341mg/kg,略高于全国平均值。河北省麦田土壤有效硒含量为4.93~83.88μg/kg,平均值为31.51μg/kg。河北麦省田土壤硒主要以有机物硫化物结合及元素态硒存在,占土壤全硒含量的42.25%~58.46%,其次为残渣态硒,占28.28%~40.99%,其余形态之和占12.26%~17.36%,而作物可吸收利用的可溶态、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硒仅占8.12%~10.37%。河北麦省田土壤硒的平均有效度为9.69%。麦田土壤有效硒与土壤全硒、土壤有机质、土壤pH及土壤阳离子代换量(CEC)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效硒的含量。

关键词: 麦田土壤 含量 形态分布 有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量下夏玉米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对0,90,180,270kg/hm24个施氮量下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明确不同株穗型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3个品种夏玉米均在施氮量90~180kg/hm2下冠层透光率较高,LAI发展动态合理(前快、中稳、后衰慢),群体光合性能较高;其群体粒数、群体粒重和籽粒品质较高,源库性能较优。早衰型品种CF008成熟期粒叶比处理间无规律可循;郑单958成熟期粒叶比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较高的条件下成熟期源不足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而保绿性较好的品种金海5号成熟期粒叶比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施氮量较高条件下库不足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源库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行山前平原区节水技术模式适应性模糊评价

节水灌溉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3种节水技术模式以生产上的常规灌溉模式为对照进行了技术优属度评价,以期为山前平原主流节水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模糊集理论和嫡一信息理论为指导,构建模糊综合评价墒一权数学模型,对节水技术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节水技术模式从优到劣排序为:通用模式、简易模式、喷灌模式、传统模式(对照)。其中通用模式和简易模式两方案比较接近,较适宜在太行山前平原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太行山前平原 节水技术模式 技术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洋淀芦苇田常见杂草种类及发生情况调查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白洋淀芦苇田杂草的发生情况,2008-2009年在白洋淀的6个乡(镇),采用随机取点和倒置"W"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白洋淀芦苇田杂草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初步确定白洋淀芦苇田常见杂草29科103种。相对多度在10%以上的有十种杂草,它们是狗尾草、野大豆、大狼把草、葎草、盒子草、牛鞭草、虉草、荠菜、犁头草和水蓼。白洋淀芦苇田杂草群落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不同区域优势杂草种类差异很大;牛鞭草、虉草、萝藦、大刺菜、白茅等多年生杂草种类多;盒子草、葎草、野大豆、萝藦、打碗花等藤本类杂草为害严重;虉草、大狼把草等新的苇田杂草增多并且为害严重。

关键词: 白洋淀 芦苇田 杂草种类 杂草发生情况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进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概述了小麦矮秆基因的种类、我国小麦品种矮秆基因的矮源和主要矮秆基因在我国不同麦区的分布,主要总结了生产中常见的小麦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词: 小麦 矮秆基因 矮源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生产上的经验灌水量30 m3/667m2-未覆膜(G0-N)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未覆膜处理植株的茎粗、叶球膨大率呈下降趋势;覆膜处理的植株呈现上升趋势;VC,可溶性糖,粗纤维均随着水量的减少而增加,甘蓝的品质提高;10 m3/667m2-覆膜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是20 m3/667m2-未覆膜,而30 m3/667m2-覆膜与10 m3/667m2未覆膜产量最低。综合产量和品质指标,在该试验中,认为20 m3/667m2-未覆膜和10 m3/667m2-覆膜可以使甘蓝达到高产优质。

关键词: 覆盖方式 灌水量 甘蓝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交在桃树育种及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摘要:以京玉等6个桃品种(优系)为试材,探讨自交在桃树育种及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首次在果树中提出了自交育种的概念。用自交培育出桃新品种美锦和一些优系。结果表明,自交是获得隐性性状、培育新品种和确定基因型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桃树 自交 自交育种 基因型 隐性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省属非营利性科研院所横向课题管理浅析

农业科技管理 2010

摘要:随着横向课题在科研管理中比例不断加大,加强和规范横向课题管理已经成为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从界定范围、规范管理、成果确认、激励机制等方面,对非营利性科研院所横向课题的管理进行了探讨,以充分发挥横向课题在科研院所中提高科研实力、服务社会的职能。

关键词: 科研院所 横向课题 管理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