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管侧沟茧蜂雌蜂日龄和寄生经历对寄生率及子代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摘要:室内研究了不同日龄管侧沟茧蜂雌虫及寄生经历对寄主粘虫的寄生率和后代性比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管侧沟茧蜂对寄主的寄生率随着雌蜂日龄的不同而变化,无寄生经历和有寄生经历雌蜂对寄主的寄生率在3日龄时达到最大,分别为52.38%和54.61%;之后随着雌蜂日龄的增加,寄生率逐渐降低。无寄生经历和有寄生经历的2日龄雌蜂寄生寄主所产子代的茧重最大,分别为2.96mg和2.85mg,子代茧重随着雌蜂日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子代雌蜂体重有随母代雌蜂日龄增加呈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子代雄蜂体重在低日龄(0~2d)和高日龄(7d)处理时较轻,在中间日龄(3~6d)处理较重而且恒定。1~3日龄雌蜂所产子代雌雄比较高,3日龄时最高,而后随着母代雌蜂日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新羽化未交配雌蜂寄生得到的后代均为雄性。管侧沟茧蜂的寄生经历对寄生率、子代茧重、子代性比和子代成蜂重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管侧沟茧蜂 日龄 产卵 寄生经历 寄生率 性比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结球期水分处理对甘蓝产量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摘要: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从进入结球期开始进行水分处理,探讨不同浇水量对甘蓝产量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栽培从甘蓝进入结球期开始至收获期浇水3次的情况下,每次浇水量300 m3/hm2较为适宜。

关键词: 甘蓝 浇水量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玉米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碘-碘化钾法、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及离体萌发法对花粉活力进行了室内测定,并与大田测定结果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碘-碘化钾法不适合于测定玉米花粉活力,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及离体萌发法能有效测定玉米花粉活力,TTC法来测定花粉的活力最为简单、准确。

关键词: 玉米 花粉活力 测定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H156抗虫棉特征特性与其高产栽培技术

种子科技 2010

摘要:冀H15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08013号。本文依据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结果和大田示范的表现,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产量结构进行分析,并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期提高该品种在栽培管理上的针对性,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新品种冀航芝1号高产稳产性分析及配套栽培技术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摘要:冀航芝1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利用航天育种技术,经系统选择培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利用国家区域试验数据,对冀航芝1号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该品种特征特性,提出了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芝麻 冀航芝1号 高产性 稳产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霜霉病菌抗药性的发生及化学防治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摘要:由古巴假霜霉引起的黄瓜霜霉病是黄瓜上的毁灭性病害,主要依靠化学防治,但采取将化学防治与预测预报、棚室通风、利用抗病品种、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和预防性施药措施,可有效减轻黄瓜霜霉病的为害。主要防治药剂有接触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必须交替或混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黄瓜霜霉病菌对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的抗性普遍发生,在日本检测到对QoI类杀菌剂的田间抗性菌株,必须评估对新型杀菌剂的抗性风险,制订相应的抗药性治理对策,以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黄瓜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菌 化学防治 抗药性 综合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小麦对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的综合反应,于2007-2008和2008-2009年度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试验站,分别采用1(CK),2,4,6,8 g/L 5个矿化度咸水对石家庄8号、衡观35、山融3号、衡观136和沧6004 5个小麦品种进行灌溉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的株高、生物量、叶面积和群体随灌溉水矿化度增高而降低;比叶重(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以及千粒重随灌溉水矿化度增高而呈现升高趋势。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利用适度的咸水一定程度上塑造合适的株型。灌溉水的盐分对小麦群体的影响是造成产量降低的重要原因,采用具有一定株高和分蘖成穗率强的小麦品种,适当加大播量是提高咸水灌溉小麦产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咸水灌溉 矿化度 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生物防治技术对夏玉米害虫的防治效果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摘要:在夏玉米田,研究了撒施白僵菌、田间释放赤眼蜂和田间释放中红侧沟茧蜂3种生物防治技术对夏玉米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田间释放赤眼蜂45万头/hm2防治玉米螟效果较好,田间释放中红侧沟茧蜂7 500头/hm2对棉铃虫有一定防效,而在玉米心叶期撒施白僵菌900 g/hm2对玉米螟和棉铃虫防效不明显。生产上采用田间释放赤眼蜂和中红侧沟茧蜂控制夏玉米虫害,具有方法简便、无农药残留、对害虫持续控制效果好等优点,可以在夏玉米田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夏玉米 生物防治技术 白僵菌 赤眼蜂 中红侧沟茧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锈糯质谷子新品种冀创1的选育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摘要:冀创1系由豫谷1号×(1066A不育材料×十里香)F4复合杂交选育而成,是具有高度抗谷子锈病的高产、优质糯性谷子品种,平均产量为5 137.2 kg/hm2。2009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适于冀、鲁、豫华北区域夏播区种植,亦可晚春播。

关键词: 谷子 冀创1 抗病品种 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SR标记分析种子老化及繁殖世代对大豆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影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大豆品种中黄18为试验材料,利用60对SSR核心引物对经过不同老化时间处理的群体及其繁殖后代群体进行遗传完整性分析。经过老化处理的群体及其繁殖子代群体与未经老化处理的对照群体相比,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经过老化处理种子及其繁殖子代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变化不大。未经老化处理、发芽率为98%的对照群体(G_0-1)与其繁殖一代、繁殖二代群体相比,等位变异数、遗传多样性指数、香农指数和稀有等位基因数没有显著差异,且遗传一致度相对较高;而经过老化处理、发芽率低于85%的群体(G_0-3和G_0-4)及其后代繁殖群体与对照群体相比,等位变异数、遗传多样性指数、香农指数和稀有等位基因数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且遗传一致度相对较低。因此,种子老化较繁殖世代对大豆种质群体的遗传结构影响更大。

关键词: 大豆 种子老化 繁殖世代 SSR 遗传完整性 种质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