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与梨黑星病抗性基因连锁的AFLP标记筛选及SCAR标记转化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鸭梨’(Pyrusbretschneideri)ב雪青’梨(P.bretschneideri×P.pyrifolia)F1代群体(97株)为试材,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和集群分类法(bulked segregantanalysis,BSA)筛选与梨抗黑星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64对AFLP标记引物在亲本和分离群体中的筛选和验证,获得与梨抗黑星病基因紧密连锁标记两个,即ACA/CAA-179和AAC/CAG-198。它们与抗黑星病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2和8.3cM。对AFLP标记片段的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其长度分别为179和198bp。根据序列信息设计特异引物,在杂交后代群体上的PCR分析表明AFLPACA/CAA-179标记被成功转换成SCAR标记,命名为SCAR-117。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抗黑星病梨品种资源的分子鉴定及杂种后代的早期辅助选择。

关键词: 抗黑星病 AFLP SCA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粒裸燕麦与普通栽培燕麦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10

摘要:对《中国燕麦品种资源目录》一、二册中的大粒裸燕麦与普通栽培燕麦的蛋白质、脂肪和亚油酸含量的化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粒裸燕麦的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5.53%,脂肪含量为6.35%,亚油酸含量为42.44%,均比普通栽培燕麦的13.74%,6.23%,40.20%高。大粒裸燕麦的主要营养成分高于普通栽培燕麦。

关键词: 大粒裸燕麦 普通栽培燕麦 蛋白质 脂肪 亚油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酿酒葡萄品种C_6醛、醇风味化合物的比较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酿酒葡萄浆果中C6醛、醇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较昌黎葡萄酒产区赤霞珠、品丽珠以及梅鹿辄3种酿酒葡萄在成熟期六碳醇、醛类风味化合物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酿酒葡萄浆果中主要的C6化合物为己醛、己醇、2-己烯醛、反-2-己烯醇、顺-3-己烯-1-醇等;建立了定量分析葡萄C6风味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2>0.99),检测限小于5μg/L,回收率85%~110%,相对标准偏差(RSD)3%~9%,该方法简易、快速、准确,可用于葡萄样品的测定;不同葡萄品种各C6醛、醇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极显著:赤霞珠中含有较多的己醇、反-2-己烯醇、顺-3-己烯-1-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品丽珠中己醇、顺-3-己烯-1-醇含量最低,而C6醛类化合物含量则以梅鹿辄含量最高,其次为赤霞珠,品丽珠醛类含量最低;C6醛类化合物对葡萄香气贡献大,而C6醇类化合物对葡萄香气贡献小。

关键词: 葡萄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东稻区稻瘟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详细阐述了水稻稻瘟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并提出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冀东稻区稻瘟病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瘟病 症状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冀东稻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甲基环丙烯处理和不同包装方式对中华寿桃冷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华寿桃为试材,研究了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和包装对采后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nL/L 1-MCP和35μm聚氯乙烯(PVC)包装处理均可显著抑制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并降低果实腐烂指数,1-MCP处理结合PVC包装效果最好。包装袋内O2和CO2含量变化表明1-MCP处理抑制了果实呼吸强度。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1-MCP) 包装 冷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甜玉米品种比较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摘要:以生产主栽品种脆王(国外选育品种)为对照,对7个超甜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品种综合性状优于国内品种,其中SSC-016品种多数性状优于CK,是最具潜力的品种,值得进一步试验和示范。

关键词: 超甜玉米 品种 比较试验 农艺性状 产量 抗病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氮处理对温室黄瓜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温室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氮条件对黄瓜产量、品质以及植株生长特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氮条件下,减量灌水处理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菜农习惯灌水处理,其中处理W2N1 200比W1N1 200提高了2.89%,处理W2N900比W1N900提高了6.14%。减量灌水条件下,减施氮50%处理(W2N600)与习惯施氮处理(W2N1 200)相比,黄瓜产量以及果实Vc、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5.43%、7.22%、12.90%,而果实硝酸盐含量降低了13.54%。通过试验得出,目前河北省温室蔬菜生产节水、节肥潜力很大,通过实时监控水分含量,采取比当地农民习惯用量减水30%、减氮25%~50%的措施,不仅能维持黄瓜较好的生长特性,提高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而且能保证黄瓜的产量,改善果实的品质。

关键词: 温室黄瓜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河北省棉花苗期田间管理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0

摘要:根据河北省棉区的生态气侯特点,对棉花苗期,即从出苗到现蕾这段时期的田间管理作了详细的叙述,详尽具体,操作性强,易实现壮苗早发,早搭丰产架子,达到棉农增产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 棉花 苗期 田间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诱导玉米离体根冠细胞凋亡的检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玉米同核异质体不育细胞质CB37及其正常保持系NB37的离体根冠细胞分为4组,其中3组分别用质量浓度50μg/mL、100μg/mL和150μg/mL的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HMC)毒素诱导,1组用pH6.5PBS诱导作为对照,诱导时间分别为1h、4h和7h。然后采用中性红与伊文思蓝染色、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复染和Hoechst33258染色3种方法检测玉米根冠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表明:HMC毒素诱导玉米根冠细胞发生凋亡,并出现凋亡小体与染色体边集形态特征。中性红与伊文思蓝染色,只能检测出活细胞和死细胞,且在3种毒素浓度、3种处理时间下,CB37的根冠细胞死亡率均高于NB37;采用AO与EB复染方法,用150μg/mLHMC毒素处理7h时,CB37细胞凋亡率达到最高值70.2%,而NB37仅为36.7%;经Hoechst33258染色后,CB37用150μg/mLHMC毒素处理7h时达到最大凋亡率为74.5%,而NB37为30.7%。专效性HMC毒素对C细胞质敏感,在毒素伤害细胞致死过程中,C细胞质的细胞死亡率远高于N细胞质;在诱导细胞凋亡程序中,C细胞质的细胞凋亡率也远高于N细胞质,且其凋亡率随诱导质量浓度和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增加;AO、EB复染与Hoechst33258染色两者相比,细胞凋亡率接近,准确度均高,图像清晰,且费用相当,但前者可以区分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而后者不能区分。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毒素 细胞凋亡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期刊的风格定位

现代农村科技 2010

摘要:风格定位是指期刊在内容与形态方面要体现自己独有的特色,并能够强有力地吸引自己所选定的作者和读者。风格是一种期刊区别于其它期刊的特色,也是读者感知、接受和认同的魅力所在。期刊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读者的阅读口味,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创造性实践、强化和积淀,形成在内容和形态上都相对稳定的独特性。期刊要做好风格定位,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