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从品种权申请角度看商业育种发展的多元化
《种子世界 》 2012
摘要: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于1999年4月23日正式实施,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作为审查机构开始受理来自国内外的农业植物品种权申请。经对1999~2011年的农业品种权申请量统计得出,申请量已形成逐渐攀升、增长较快的态势,从1999年的115件,到近年来维持在1200~1300件之间;2011年申请量为1255件,截至2012年6月底,总申请量已达9586件。预计2012年年度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智能装备系列之四十 设施日光温室的电动卷帘机技术规范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 2012
摘要:日光温室用电动卷帘机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图1是目前应用广泛的电动卷帘设备。卷帘机大规模推广的同时,事故也层出不穷,该装置一度被归为技术含量不高的农业小机械,质量管理受到轻视。丁小明(2011年)指出:辽宁等地农民凭经验自行购买电机组装卷帘机,存在质量隐患。卷帘机"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智能装备系列之四十二 气吸振动式穴盘育苗播种机的设计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 2012
摘要:设施育苗可以保护幼苗的根系,提高成活率及出苗整齐度,并且具有防灾害、不受季节限制等优点,是蔬菜获得早熟、高产、优产的重要保障。播种机械是设施育苗机械化播种的核心装备,直接决定了播种质量的好坏。欧美国家对设施育苗的发展较早,至今已研制出了较多的机型,并且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配套设备齐全。育苗播种机按播种方式可分为针(管)式播种机、板式播种机、滚筒式播种机;根据自动化程度又可以分为手动型、半自动型和全自动型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年我国玉米超高产田的分布、产量构成及关键技术
《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6—2010年,全国玉米栽培学组专家在全国不同区域开展了玉米高产潜力探索及小面积超高产创建工作。本文对经过严格测产且产量达到和超过15000kghm-2的159个地块的地理分布、产量构成因素及关键技术分析表明:(1)大多数高产田分布在较高纬度(40°~43°N)、较高海拔(1000~1500m)地区,这些地区具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等利于高产的自然因素,选择这样的区域是实现超高产的重要因素;(2)平均单产16692kghm-2,88950穗hm-2、每穗541粒,千粒重360.0g,穗粒重191.8g;通径分析表明,穗数和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3)高产关键技术主要是,采用耐密型高产稳产品种,合理提高密度,充足的水肥供给,科学管理和地膜覆盖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
《财经界 》 2012
摘要:一、前言现代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其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现代农业的根本标志,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之路。农业产业化将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深化农业专业化分工,增加农民收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田间杂草的光谱识别研究
《农机化研究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精确施药的关键是快速正确识别杂草。为此,利用ASD野外便携式光谱仪,在田间测量了大豆、马唐和稗草植株冠层在350~2 500nm波长内的光谱数据,经过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波长选为350~1 300nm和1 400~1 800 nm。数据处理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模式识别方法 ,用线性、多项式、径向基和多层感知核函数对大豆和杂草建立二分类模型。结果表明:三阶多项式核函数SVM分类模型的正确识别率最高,达到85%以上,且支持向量比例较小;以二分类模型为基础,利用投票机制建立了大豆、马唐和稗草的一对一多分类SVM模型,正确识别率达83%;田间光谱测量受光照、背景和仪器测量精度等条件的影响较大,但结果仍表明SVM结合光谱技术在田间杂草识别中的应用潜力很大。此研究为田间杂草识别及传感器的建立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应用基础。
关键词: 模式识别 光谱 大豆 杂草 支持向量机(SV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农垦系统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
《中国物流与采购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垦区许多物流企业和单位都投资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由于没有遵循统一的信息标准,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初步建立,总体来看,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基础设施条件差,交易方式落后;市场主体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信息体系薄弱,市场引导力不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新品种“京生麦1号”
《麦类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冬小麦新品种京生麦1号亲本组合为"京单96-3619×京冬8号"。该品种2006年秋参加北京市小麦高肥区域试验预试,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连续两年参加北京市小麦高肥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4月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京审麦2010002。1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京411晚2d,幼苗半匍匐,株高85cm左右,穗纺锤型,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