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效分析
《农业科技管理 》 2007
摘要: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成效分析,提出了今后基础研究工作的设想与发展目标。对全面增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花结实梨新品种-早冠
《山西果树 》 2007
摘要:早冠梨是用鸭梨作母本.青云梨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的,2005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近圆形.单果重230g.果面淡黄色.果皮薄.光洁无锈.果点小,萼片脱落.果肉洁白,果心小,肉质细脆多汁,酸甜适口,具鸭梨的清香,石细胞少,无残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以上.定植2~3a(年)可结果.自花授粉花序坐果率76.8%,5年生树每公顷产量达27t(吨).在石家庄地区果实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早冠高抗黑星病.在华北地区栽植密度以3m×4~5m为宜.可与鸭梨互为授粉品种.
关键词: 鸭梨 自花结实 品种审定委员会 新品种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石家庄地区 杂交培育 自花授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黄萎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品种选择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感黄萎病品种冀棉11作对照,对14份转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抗黄萎病基因材料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研究表明:试验材料的发病程度年份之间差异较大,但趋势基本相同;棉花整个生育时期的发病程度不同,从前、中、后期呈逐渐加重之势,后期黄萎病发生最重,且材料之间差异很大,后期鉴定应作为黄萎病鉴定的主要时期,前、中期也应是必不可少的参考;供试材料中鉴定高抗黄萎病材料1份,抗病材料1份,耐病材料9份,说明-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抗黄萎病基因对黄萎病具有一定抗性,且可在棉花植株内表达;抗病好的材料皮棉产量不一定最高,品种选育过程中,一定要统筹兼顾,抗病性是重要依据,产量才是最终目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高产转基因抗虫棉冀棉169选育研究
《作物研究 》 2007
摘要:笔者根据冀棉169的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以2004-2005年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分析了棉花新品种冀棉169的遗传背景、育种方法和主要性状特征,结果表明,冀棉169具有海岛棉、陆地棉和野生棉的血统,遗传基础丰富;在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混合系谱选择法,选育技术先进;多年多点比较鉴定,性状遗传稳定,产量突出,抗病性强,纤维品质优良;外源抗虫Bt基因表达充分,苗期、蕾期、花期和铃期棉叶中Bt杀虫蛋白表达量、苗期抗性纯合度均高于抗虫对照品种中棉所4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合于狗尾草属遗传分析的ISSR标记筛选及反应体系优化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公共数据库已有的ISSR序列信息,检验了29条ISSR引物在谷子等狗尾草属植物基因组的扩增性,其中14条在狗尾草属中有良好扩增,其余15条在狗尾草属中无任何扩增。能稳定扩增的14条引物全为3'-锚定引物,6条5'-锚定引物在狗尾草属中得不到扩增。研究发现AG,GA和CA重复的引物在狗尾草属植物有较好扩增,且多态性强。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从Mg2+、dNTP、引物、Taq酶4种因素、4个水平对狗尾草属谷子ISS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确定了适合谷子的ISSR反应体系,在20μL体系中,含1×PCR buffer、Mg2+浓度2.0 mmol/L,dNTP浓度0.25 mmol/L,Taq酶0.4μL,引物浓度0.25μmol/L,50 ng模板,通过梯度PCR确定了引物的退火温度。本研究筛选的ISSR引物及建立的优化反应体系可用于谷子等狗尾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和基因组研究,并对其他近缘作物有指导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下磷肥对日光温室番茄苗期生长及生理活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常温和低温条件下磷肥对番茄苗期生长和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磷肥用量(P2O5)在0.20~0.85 g/kg范围,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均表现增加趋势,超过0.85 g/kg时,开始下降;低温条件下,磷肥用量(P2O5)为3.14 g/kg时,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达到最高值。适宜磷肥用量可提高番茄苗期光合能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MDA含量下降,其抗性能力提高;磷肥施用过量,番茄叶片生理活性降低,抗逆能力下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