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基于DeepLabCut算法的猪只体尺快速测量方法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基于计算机视觉猪只体尺测量过程中存在的对猪只姿态依赖度高、测定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eepLabCut算法的非接触式猪只体尺快速测量方法。本研究以长白猪为研究对象,使用RealSense L515深感相机作为图像数据采集单元获取猪只背部RGB-D数据,通过分析对比ResNet、MobileNet-V2、EfficientNet系列的10个主干网络训练效果,选取EfficientNet-b6模型作为DeepLabCut算法最优主干网络进行猪只体尺特征点检测;为实现猪只体尺数据的精准计算,本文采用SVM模型识别猪只站立姿态,筛选猪只自然站立状态;在此基础上,采用深度数据临近区域替换算法对离群特征点进行优化,并计算猪只体长、体宽、体高、臀宽和臀高5项体尺指标。经对140组猪只图像进行测试发现,本研究提出的算法可实现猪只自然站立姿态下体尺的实时、精准测量,体尺最大均方根误差为1.79 cm,计算耗时为每帧0.27 s。

关键词: 猪只 DeepLabCut 非接触式 特征点 体尺测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主成分分析法优化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培养基

中国饲料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液中的乳酸菌数、γ-氨基丁酸(GABA)产量和乳酸产量,本试验采用单因素法、响应面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葡萄糖30 g/L,酵母粉50 g/L,L-谷氨酸钠15 g/L,硫酸锰0.18 g/L,乙酸钠5 g/L,磷酸氢二钾2 g/L,柠檬酸氢二铵2 g/L,吐温-80 1 mL/L。该条件下,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液中的乳酸菌数为5.34×10~9CFU/mL,GABA产量为576μg/mL,乳酸产量为12.32 mg/mL,得到的规范化综合得分为0.9016,与理论规范化综合得分0.9247接近,表明响应面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 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 主成分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粮食安全:谨慎乐观的前景

群言 2023

摘要:确保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粮食安全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粮食安全,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应该看到,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中国粮食供求关系已开始发生趋势性变化,粮食消费增长赶不上生产的增长,因而可秉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建立高效率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地结球生菜化肥减施的综合效应

北方园艺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结球生菜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园区常规施肥CF(化学总养分566.25 kg·hm-2)和化肥减施JF1(化学总养分288.45 kg·hm-2)、JF2(化学总养分166.20 kg·hm-2)对生菜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土壤微生物及土壤残留养分的影响,以期为保护地结球生菜生产中的化肥减施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F相比,JF1生物产量增加0.93%,经济产量降低8.27%,净效益降低0.92万元·hm-2,差异不显著(P>0.05);JF2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净效益分别显著降低11.63%、30.51%和4.22万元·hm-2(P<0.05)。JF1和JF2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4.65%和10.73%,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20.36%和31.46%(P<0.05);JF2生菜吸氮量降低27.11%(P<0.05)。试验结束后,JF1处理0~20、20~40 cm和40~60 cm硝态氮分别较CF低81.77%、59.84%和66.56%,JF2处理分别低87.54%、36.01%和70.02%。JF1和JF2土壤细菌数量分别减少10.26%和9.23%,真菌数量分别减少23.51%和6.55%(P>0.05)。综上,适度减施化肥可维持生菜产量、效益和品质,并减少养分残留。建议磷钾处于中高水平地块,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1 t,化学氮(N) 193.8 kg·hm-2、磷(P2O5)57.9 kg·hm-2,钾(K2O)189.0 kg·hm-2

关键词: 结球生菜 化肥减量 硝酸盐 维生素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院所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的实践探索

农业科技管理 2023

摘要:农业科研院所学术交流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科技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学术交流对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科研人员培养、学科体系构建、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现实意义,并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总结了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的多项举措及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形成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实现院内外学术交流信息共享、“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提高学术交流质量等更好地发挥学术交流平台作用的建议,以期为科研院所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术交流 农业科研院所 科技管理 创新文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粉果番茄新品种-"京番401"栽培管理技术

农业知识 2023

摘要:一、品种特征特性“京番401”番茄是北京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推广的粉色精品果番茄。无限生长型,早熟性突出,植株长势中等,坐果能力突出,粉色、正圆果、平均单果重240g左右,品质佳、硬度高、耐热性好、高温下坐果能力强,适应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突出特点。具有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1和Ty3a基因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下白颖苔草(Carex rigescens)种子发芽的生理特性研究

草地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颖苔草(Carex rigescens)作为我国北方优良的草坪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白颖苔草的种子发芽率低、发芽时间长限制了其规模化利用。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白颖苔草种子发芽及发芽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0℃/20℃促进白颖苔草种子的发芽,在此条件下,种子发芽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变温与恒温下白颖苔草种子的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变温下淀粉酶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逐渐升高,且整体上显著高于恒温下淀粉酶和POD活性。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不同温度下白颖苔草种子发芽过程的生理机制,为白颖苔草种子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白颖苔草 种子发芽 温度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北京观察 2023

摘要:北京已经进入了利用数字科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新阶段。房山区、平谷区被认定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平谷区在终期评估中取得全国第二名的成绩,为乡村数字化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端农业传感器等关键技术被“卡脖子”,成果落地转化缓慢,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对数字技术产品有效需求不足,2021年北京市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仅为21.85%,低于全国平均3.51个百分点;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滞后;数字乡村建设的政府激励机制与市场运行机制缺乏;数字化人才不足、素养不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茄新品种-"京茄111"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知识 2023

摘要:长茄新品种——“京茄111”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早熟一代紫黑长茄杂交品种。该品种植株长势较强,直立、节间适中,果型顺直、棒状,果长25~30cm,果实直径6~7cm,果色黑亮、果皮光滑、果肉紧实、光泽度好、商品性状好,连续坐果能力强、产量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鸡粪中27种抗生素

环境化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同时检测鸡粪中27种抗生素(12种磺胺类抗生素、8种喹诺酮类抗生素、5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和2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分析方法.样品中加入乙腈/磷酸-柠檬酸混合液及乙二胺四乙酸,经涡旋和超声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结果表明,27种抗生素在1-500 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4,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8 μg·kg-1和0.3-2.7 μg·kg-1.在50、100、500 μg·kg-1的3个添加水平条件下,27种抗生素的平均回收率在66.1%-11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3%-15.0%之间.采集4家养鸡场的鸡粪样品进行验证分析,发现鸡粪样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出浓度分别为未检出ND-28.1、ND-120.0、ND-4246.2 μg·kg-1.由此表明,该方法可用于鸡粪中多种抗生素的同时检测.

关键词: 抗生素 鸡粪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