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椰花四星象甲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规律的研究

植物保护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室内外观察研究 ,椰花四星象甲在海南 1年发生 3~ 4代 ,世代重叠 ,生活周期为 70~ 90d。全年有 2个发生危害高峰期 ,即 3~ 4月和 9~ 10月。此虫对杂交种椰树和矮种椰树的危害率比高种椰树的危害率高 ,能从椰树的各个部位入侵 ,危害率高达 5 0 %~ 6 0 %。防治该虫 ,应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椰花四星象甲 生物学特性 危害规律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海南岛气候变化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02 CSCD

摘要:使用NCAR/RegCM2区域气候模式单向嵌套CSIRO R21L9全球大气-海洋耦合模式的方法,模拟在CO2浓度倍增情景下海南岛的气候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海南岛气温平均升高2.2℃,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也都有增加;降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平均增加37.0%,雨日增加21.0%,蒸发量增加29.1%:但空气相对湿度和常风风速变化不大。总体而言,温室效应使得海南岛气候更加温暖、湿润。

关键词: 温室效应 区域气候模式 气候变化 海南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中规模推广级无性系热研7-18-55密度试验

热带作物学报 2002 CSCD

摘要:对橡胶树热研7-18-55的3种种植密度——500株/hm2、667株/hm2和833株/hm2的生长、产量等性状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在开割前,不同种植密度间的茎围生长速度有一定的差异,但未达显著水平;开割后,500株/hm2的茎围年均增量极显著大于833株/hm2、显著大于667株/hm2的。(2)500株/hm2的单株干胶产量极显著高于833株/hm2的。(3)3种种植密度间的单位面积干胶产量无显著差异。(4)不同种植密度间的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差异。(5)种植密度越大,原生皮的厚度越小,再生皮生长的速度也较慢。(6)500株/hm2的死皮率较低,风害略轻。建议热研7-18-55的种植密度以500株/hm2左右为宜。

关键词: 橡胶树 热研7-18-55 种植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刚果12号桉叶片水抽提物对4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02 CSCD

摘要:采用盆栽法研究了刚果12号桉叶片水抽提物在水分胁迫(水渍与干旱)和养分缺乏与丰足的环境条件下对4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种类与盆栽基质的肥力是影响植物幼苗生长的关键因素,而桉叶水抽提物与土壤水分对植物幼苗的生长虽有影响,但与前二者相比作用较小。因此,在退化的桉树人工林地重建林下植被,首先应选择耐瘠薄、耐旱性强和对化感作用不敏感的植物,如柱花草等豆科植物,既能自身固氮,又能通过循环增加土壤养分,当然应该注意豆科与禾本科搭配。结果还表明,在逆境条件下,桉树的化感作用会增强,并与其它因素互相作用,抑制林下植被生长。

关键词: 刚果12号桉 叶抽提物 化感作用 水分胁迫 养分胁迫 幼苗生长 盆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果实特异性ACC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反义载体的构建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2 CSCD

关键词: 香蕉 乙烯 ACC合成酶基因 反义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肠杆海藻糖磷酸合酶基因的克隆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2 CSCD

摘要:根据报道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海藻糖-6-磷酸合酶基因(otsA),设计引物,通过PCR技术从大肠杆菌XLI菌株的总DNA中扩增到一个1.4kb片段.经克隆、测序分析,该片段长1425bp并含一完整的开放读框(ORF).在核苷酸水平上,该ORF与已报道的otsA基因具有99.86%的同源性.在氨基酸水平上,其推断性的编码产物蛋白与OtsA具有100%一致性.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海藻糖-6-磷酸合酶基因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茉莉酸在巴西橡胶树伤害防卫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热带作物学报 2002 CSCD

摘要:研究了巴西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芽接树的萌条受机械伤害时外施茉莉酸(JA)对2种防卫结构创伤周皮和乳管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割伤幼茎树皮直至形成层或刮伤幼茎树皮去掉表皮和2~3层皮层细胞,都能在6d后看到诱导维管形成层分化出次生乳管。在伤口上施用JA或JA生物合成的前体亚麻酸(LA),能够使伤害诱导的乳管增加;而施JA生物合成的抑制剂indomethacin(IND)则产生抑制伤害诱导乳管分化的作用。②割伤或刮伤都能诱导形成创伤周皮,而在伤口施用JA和IND,JA可能不参与诱导创伤周皮的形成。③施用乙烯利和6-苄基腺嘌呤(BA)都不能引起创伤周皮形成,但BA能促进伤害诱导的创伤周皮细胞层数目增加。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乳管分化 茉莉酸 伤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根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2 CSCD

摘要:以根癌农杆菌(Agrobactriumtumefaciens )EHA105菌株介导将海藻糖合酶基因(TSase)遗传转化甘蔗(Saccharumofficinarum)胚性愈伤组织,对转化材料进行连续的PPT抗性筛选,获得93株抗性植株。对部分植株的总DNA作PCR及Dot-Southern检测,结果3株呈阳性,而对照均为阴性,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甘蔗基因组中。

关键词: 甘蔗 根癌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巴西橡胶树微体繁殖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02 CSCD

摘要:进行了温度对巴西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微体繁殖影响的研究。以巴西橡胶树的腋芽和顶芽为外植体,分别在26,28和30℃3种温度下进行组织培养,定期观测萌生枝的高度、直径、数量等多项指标。结果表明:在培养第50天时,腋芽繁殖系数从26℃的2.6提高到28℃和30℃的4.6,提高了76.9%,在同样情况下,28~30℃的顶芽繁殖系数比26℃的提高50%左右;28℃的萌生枝直径略大于30℃和26℃的;30℃和28℃的萌生枝和萌动芽数量大于26℃的;30℃的枯顶数量略大于28℃和26℃的。综合指标说明:培养温度以28℃最佳,继代1次时间不宜超过50d。

关键词: 橡胶树 温度 微体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生化物质与辣椒抗蚜性的相关性

园艺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抗感程度较稳定的 12个辣椒品种 ,于 4~ 6叶期对其叶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总氮量、可溶性糖、游离脯胺酸、维生素C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 ,抗蚜品种较感蚜品种叶组织中含有较低的游离氨基酸、氮、脯胺酸和维生素C ,较多的可溶性糖和较高的糖 /氮比 ,后者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总氮量、脯胺酸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前者的 1.1~ 2 .9倍、 1.0~ 1.7倍、 1.4~ 2 .9倍和 1.2~ 2 .6倍 ,前者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 /氮比分别为后者的 1.1~ 1.3倍和 1.3~ 2 .0倍。上述结果在高抗和高感品种间差异尤为显著 ,说明辣椒品种叶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总氮量、可溶性糖、游离脯胺酸、维生素C及糖 /氮比与辣椒抗蚜性显著相关。

关键词: 辣椒 抗虫性 氨基酸 脯胺酸 维生素C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