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稀土湿法冶炼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研究

环境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某稀土湿法冶炼工艺进行了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技改方案研究.在清洁工艺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工艺原理分析和试验,说明其革新工艺的经济有效性:从酸浸废液中年回收硫酸亚铁3000t;从碱转废液中年回收硫酸钠3000t;从废水中回收冰晶石,氟回收率86%;生产废水排放量削减58%;废水泥量削减90%;直接经济效益年150万元以上;排水中F-和含盐量均可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关键词: 稀土,清洁生产,湿法冶炼,废水处理,资源回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锰毒与植物锰的毒害

土壤通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介绍了土壤中锰的化学行为及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锰毒与植物营养的关系及植物耐锰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报导,对植物的锰毒症状、锰毒的诊断与防治作了叙述。

关键词: 锰毒,土壤,植物营养,耐锰性,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结构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1999 CSCD

摘要:桉树林下植被有灌木一草本型和纯草本型2种类型,共有植物种类18种,出现最多的样地仅11种。灌木一草本型植被分布于离地面150cm范围,纯草本型植被分布于离地面40cm范围。随林龄增大,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降低,多样性下降,生物量减少。造林密度增加,物种丰富度降低,多样性下降。随这栽代次增加,林下植被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下降,但不能成为林分生产力下降的理由。轮作西瓜可增加林下植被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这对桉树林下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林下植被 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王亮丝草的试管微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9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Lfy cDNA转化猕猴桃的研究

园艺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促进早实性状的LfycDNA转化猕猴桃,建立了猕猴桃遗传转化体系。经过点杂交检测初步证实,采用农杆菌菌株LBA4404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猕猴桃,将LfycDNA导入猕猴桃基因组中。

关键词: 猕猴桃;Lfy cDNA;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胶园间种柱花草的生态适宜性及间作效益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1999 CSCD

摘要:在幼、中、成龄胶园中进行了柱花草间种的生态适宜性试验。结果表明,仅幼龄胶园可以间种,间种后土壤肥力略有下降,对胶树生长亦有一定影响,但无显著差异,柱花草产量为全光照的46.5%。中、成龄胶园不宜间种柱花草,原因是:(1)中、成龄胶园内光照太弱,上午10:00平均仅为全光照的13%;(2)中、成龄胶园行间整地后橡胶营养根系生长迅速,密布土壤表层,柱花草无法同其竞争;(3)中、成龄胶园柱花草长势弱,易遭受从橡胶树冠落下的雨滴打击,林地湿度较大,炭疽病十分严重易导致衰败。对Wasana的PER和LER评价公式进行了修正,建立了土壤养分均衡率公式,采用了Wasana的IER经济效益评价公式,对幼龄胶园间作柱花草的效益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橡胶园 柱花草 间作;生态适宜性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RAPD技术分析变叶木品种间遗传关系

热带作物学报 1999 CSCD

摘要: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分析7个变叶木(CodiaeumVariegatum)品种间的遗传关系。用15个单引物共扩增出85个DNA片段,其中清晰可辨、重复的片段有64个,占总数的75.3%。7个品种特有的RAPD标记被检测出,这些标记可作为区别不同品种的重要性状。

关键词: 变叶木 RAPD标记 遗传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边富贵竹的茎段培养及试管繁殖

园艺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金边富贵竹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试管繁殖,筛选出各培养阶段适宜的培养基分别为:(1)腋芽萌生,MS+BA2.0~2.5mg/L+椰子水10%;(2)丛生芽分化及继代,MS+BA3.0~3.5mg/L+NAA0.02mg/L;(3)生根,MS+IBA2.0~3.0mg/L+GA31.5mg/L+活性碳0.5%。

关键词: 金边富贵竹;茎段培养;试管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溶性融合蛋白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1999 CSCD

摘要:通过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疏氧还蛋白融合的形式,利用PTxFus表达载体,高效地表达了其可溶性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硫氧还蛋白 可溶性融合蛋白 大肠杆菌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野花生间作的根系分布及营养吸收研究

土壤肥料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单作和间作处理的根系有 86.8% 和 91.1% 分布在 0~40cm 土层,间作根系生物量比单作增加了 55.4% ;覆盖率提高了 56.8% ,表土流失量比单作低 4 倍。木薯与野花生间作促进了木薯对养分的吸收,提高了地上部生物量和养分含量,并极显著地促进木薯对钾素的吸收

关键词: 木薯 野花生 根系变异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