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结核分支杆菌inhA基因突变的测序研究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对耐药结核分支杆菌的inh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以研究其变异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inhA片段为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37Rv、耐药株和敏感株的inhA基因 ,产物克隆后制备质粒 ,ABI 377全自动核酸测序系统测定DNA序列。结果 在 17个耐异烟肼菌株中 ,11株出现inhA基因变异 ,突变率为 6 5 % ,其中 10株至少每株有 1个错义突变。变异主要为点突变 ,包括碱基置换和缺失。各菌株变异不同。katG和inhA同时变异的达 6 2 %。首次发现了 18个与结核分支杆菌耐INH和EMB特性有关的inhA基因位点。结论 结核分支杆菌耐INH和EMB特性与inhA突变导致药物结合位点减少有关


GA_3和CEPA喷布对板栗花性别分化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GA_3、CEPA对板栗花的性别分化有着显著的影响,GA_3促进了板栗雌花的形成,CEPA则相反。GA_3处理后板栗叶片的光合强度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呼吸强度上升一定幅度后,维持较高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并使其快速增加阶段提前至5月4日至9日之间,尔后保持高水平。而CEPA处理后,叶片的光合强度开始时上升,但随即呈下降趋势,其峰值略高于对照,但后期水平却较低,也使叶片呼吸强度处于较低水平,叶绿素含量于5月9日达到最高值后下降到较低水平。


香草兰拟小黄卷蛾田间消长规律及防治
《植物保护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田定点观察及气象因子分析 ,结果表明 :香草兰拟小黄卷蛾的发生与温湿度、降雨量有密切的关系。该虫在一年中的危害可分为 4个阶段 ,防治重点时期为第 3、4阶段。室内和室外药剂筛选结果表明 ,2 0 %乐斯本和杀虫素是防治香草兰拟小黄卷蛾的有效药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