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娇小白掌的组培快繁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10
摘要:取白掌的侧芽苗外植体为材料,在不同激素成分及浓度水平下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0mg/L+NAA 0.3 mg/L,诱导率100%;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4.0 mg/L+NAA 0.5 mg/L,增殖系数达3.90;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1 mg/L+IBA 0.1 mg/L,生根率1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病原大肠杆菌K88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及其稳定性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成功地将gfp/luxAB双标记基因整合到K88染色体上,得到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大肠杆菌K88∶gfp/lux,其菌体和菌落形态与原始菌株K88完全一致,引入的新质粒不影响菌株的基本形态。从含gfp基因的质粒DNA和K88∶gfp/lux基因组DNA上均可扩增出大小约700 bp的gfp基因片段。大肠杆菌特异性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从大肠杆菌K88和K88∶gfp/lux基因组DNA上均扩增出大小约260 bp的大肠杆菌特异性基因片段,说明gfp基因标记后的菌株均为大肠杆菌。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K88∶gfp/lux和K88的生长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通过检测肠毒性基因(estA)发现,从大肠杆菌K88和K88∶gfp/lux基因组DNA上均扩增出大小约158 bp的肠毒性基因片段,说明gfp基因标记后的菌株在肠毒性方面未发生变化。在无选择压力条件下将K88∶gfp/lux菌株每隔12 h连续转接10次后,所有菌落均保持着均匀并且强烈的绿色荧光,说明标记基因在K88∶gfp/lux中的表达稳定性很高。K88∶gfp/lux和K88在中性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较好,当初始pH值偏碱性时,生长较差。
关键词: 大肠杆菌K88 绿色荧光蛋白 gfp/luxAB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漏缝地面、免冲洗、减排放环保养猪模式的推广与应用
《福建畜牧兽医 》 2010
摘要:随着猪场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生猪存栏量也越来越多,养猪过程中产生的粪污对环境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尤其是传统养猪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大大超过了果园、林地、草地等消纳吸收能力,从而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寻找一种能减少猪场污水排量而又能实现环保的养猪模式成为当前养猪业发展的关键。漏缝地面、免冲洗、减排放环保型养猪模式恰好实现上述目的,一般可以减少猪场日常用水量的70%,大大减少污水排量,故值得推广与应用。本文介绍该环保养猪模式的优点、建筑模式、设计要点、应用等,以期为我省养猪业的健康、安全、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水稻优异种质交流会在福州召开
《福建稻麦科技 》 2010
摘要:2009年12月26日上午,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水稻优异种质交流会在福州市屏山大酒店召开,讨论水稻优异种质交流相关事宜。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16S rDNA和16S-23S rDNA间隔区的PCR-RFLP及序列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柑橘黄龙病菌的遗传多样性,PCR扩增了6个不同地区黄龙病菌的16SrDNA和16S-23S rDNA间隔区(intergenic spacer regions,ISR),分别通过4种内切酶对其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发现不同分离物的16S rDNA和16S-23S rDNA间隔区各酶切产物的电泳谱带完全一致,未表现多态性。对16S-23SrDNA ISR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经DNAman和NCBI Blast比对分析发现,6个分离物16S-23SrDNAISR序列之间不存在碱基差异,与数据库中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同源性高达99.0%~100%。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所有的Ca.L.asiaticus归为一个类群,而后与Ca.L.africanus、Ca.L.americanus和Ca.L.psyllaurous组成韧皮部杆菌属(Candidatus Liberibacter)一个大的类群。结果表明,同一种柑橘黄龙病菌不同分离物16S rDNA和16S-23S rDNAISR无分子变异或变异较小,不存在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 16S rDNA 16S-23S rDNA间隔区 PCR-RFLP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