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EI(精确检索)
1163条记录
冬小麦病害与产量损失的多时相遥感监测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开展农作物病害遥感监测与产量损失评估,该文以北京郊区大田生产条件下的冬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的为研究对象,获取了2007年4月10日、4月26日、5月12日、5月28日共四期Landsat TM卫星影像,准同步地测量了试验地块的冠层光谱数据及配套农学数据。利用该4个时相的遥感数据,分析了试验区的冬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在主要生育期的光谱特征及其变化,与对照地块相比,病害小麦在可见光和短波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率降增大,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减小,红边则会向短波方向移动,红边振幅减小,NDVI值减小。并利用冬小麦病害发生前期(4月10日,4月26日)的卫星遥感数据建立了作物产量的早期预测模型,结合实测的产量数据,定量计算了条锈病和白粉病的产量损失,结果表明两个白粉病和条锈病小麦地块的减产幅度超过了30%。

关键词: 条锈病 白粉病 产量损失 多时相 遥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功耗无线直流电磁阀及其控制模块设计与应用

农业机械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当前自动化灌溉控制系统中大量铺设线缆带来的系统安装、维护、扩展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个无线通信的灌溉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OOK调制并使用电池供电的低功耗无线直流闭锁电磁阀。提出了具有数字和开关量输入接口的发射控制模块设计和实现方法,并以一个园区的温室灌溉为例,提供了一个基于无线电磁阀的温室灌溉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自动灌溉 无线通信 直流电磁阀 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几何标记模型参数反演的作物株形敏感性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的利用冠层反射光谱和光谱指数进行叶面积指数反演时,株形(利用平均叶倾角ALA等指标来表征)对叶面积指数的反演精度存在较大的影响,使得利用遥感手段进行作物长势监测和肥水调控决策时,株形因素不容忽略,以免造成遥感监测精度不高。研究首先利用模拟作物冠层反射光谱的PROSAIL模型将影响作物冠层光谱的叶面积指数等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了ALA对作物冠层反射光谱的影响;并基于半经验的几何光学模型对作物株形对冠层光谱影响的不同波段受到ALA变化的敏感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对于研究如何消除株形影响,提高遥感反演作物长势和叶面积指数的精度和提高作物大面积、快速遥感肥水调控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几何光学模型 株形 敏感性 平均叶倾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用地等级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与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农用地等级质量监测,实时获取农用地等级质量信息是实现农用地可持续开发利用和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在已有农用地分等定级指标体系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指标易变性分析选出引起农用地等级质量变化的易变性指标,进一步分析导致易变性指标变化的驱动力,并结合当前相关指标或驱动力因子的监测技术现状,筛选出了能够直接或间接监测并评价农用地等级质量的监测指标,建立了农用地等级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并针对各种指标提出了相应的监测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充分考虑了驱动力的区域差异性,构建的监测指标体系也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相应的监测方法更为实用。

关键词: 农用地 分级 质量 指标 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到的田间信息进行有效的接收、处理是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环境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针对农田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的特点,对系统的数据处理服务器的构建进行了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非阻塞式Sockets套接口的数据通信服务器。该服务器综合利用静态线程池与I/O复用技术,采用循环队列作为数据缓冲区,较好地解决了农田无线传感器网络对TCP多连接长时间通信,大量田间实时监测数据并发接收、处理性能要求高的问题;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抽象出类的层次结构,提高了程序代码的复用性。

关键词: 农田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处理 服务器 线程池 I/O复用 Socket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钾施肥处理对小麦光能利用率和光化学植被指数(PRI)关系的影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光化学植被指数PRI(photochemical reflectance index)为估算植被的光能利用率LUE(light use effi-ciency)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外界环境对PRI和LUE之间关系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水分含量、CO2浓度等等。文章选择了不同氮、钾施肥量处理的小麦,测量其LUE和PRI,分析不同肥料处理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实验表明,氮、钾施肥量的增加将提高冠层光谱的PRI值和叶片内部叶绿素的含量,在此基础上提高小麦的LUE。对于不同氮、钾处理的小麦,PRI和LUE之间都获得了很好的相关关系,总的相关系数R2分别是0.7104和0.8534。随着氮、钾肥量的增加,PRI和LUE之间的相关性也在增加。对1,2,3份的氮施肥量,相关系数R2分别是0.6020,0.6404和0.8014;钾施肥量为1,2,3份时,R2分别为0.3791,0.6404和0.6769。因此,PRI不仅能够获可靠精度的LUE,并且为监测小麦的肥料状况提供了一种间接方法,这将为田间管理和精细农业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 光化学植被指数PRI 光能利用率(LUE) 氮肥 钾肥 精细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准灌溉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休眠技术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精细农业应用需求,对传感器网络中常用的节点供电方式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为延长普通干电池供电的节点寿命,基于节点能耗分析,提出了应用层主导的节点休眠/同步机制,并提供了根据节点期望寿命与数据采集需求计算空占比的方法。最终在实际传感器网络节点上实现了休眠/同步机制,并在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小汤山农业基地进行大量实验,无休眠设计寿命约150 h的节点采用休眠技术后节点寿命可达到1年以上。

关键词: 精准灌溉 传感器网络 休眠 能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处方图的变量施肥作业系统设计与实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EI 北大核心

摘要:设计一种由机载作业控制终端、DGPS、变量施肥控制器、电液比例阀及液压马达系统、地速信号采集单元和辅助平行作业导航单元等组成的变量施肥作业系统.设计基于PC104 CPU模块的机载作业控制终端并开发了基于处方图的变量作业控制和辅助导航软件.采用TI 2407型DSP开发变量施肥控制器,实现对阀控液压马达系统转速的闭环增量式PID控制算法.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系统的作业性能,结果表明:75 kg/hm2和225 kg/hm2两个常量施肥试验的施肥变异系数分别为16.83%和8.08%,与目标施肥量相比,平均施肥误差分别为2.98%和1.05%;0到375 kg/hm2的变量施肥试验表明,系统施肥位置滞后约为3.57 m,施肥变化延迟时间约为1.84 s.

关键词: 变量施肥 处方图 电液比例控制 DGPS GI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ROSAIL冠层光谱模型遥感反演区域叶面积指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面积区域作物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对指导作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验证和发展基于物理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可避免基于经验模型的缺点。以北京地区青云店、魏善庄和高丽营为研究区,采用MODIS和ASTER两类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探讨PROSAIL物理模型反演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可行性,尤其在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上的稳定性,并与经验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经验模型相比,物理模型模拟LAI值更具真实性;用线性组分加权的方法,对小尺度物理模型反演LAI进行尺度扩展并与基于大尺度遥感数据的LAI物理反演结果相对比,相差不大,说明LAI物理反演方法在空间尺度上的稳定性。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遥感反演 MODIS ASTER 尺度转换 冬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M真菌对复垦土壤中苜蓿养分吸收的影响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以内蒙古露天煤矿区土壤为供试土壤,以苜蓿为宿主植物的8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苜蓿生长及养分吸收影响的盆栽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对苜蓿吸收养分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的菌种.并对接种不同AM真菌的植株的菌根侵染率、菌根依赖性等相关指标和植株各部分养分含量的测定,发现接种G.intraradices和接种G.mosseae3个菌株的处理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接种G.mosseae(BGC XJ01)后苜蓿的地上部氮、磷、钾含量和地下部的氮吸收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和空白对照.结果表明:8种供试AM真菌中G.mosseae(BGC XJ01)能够显著促进苜蓿的养分吸收.

关键词: 矿区复垦 丛枝菌根真菌筛选 苜蓿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