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BC2001生防菌对南方根结线虫生防机理的初探

武夷科学 2009

摘要:研究了BC2001生防菌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和卵囊孵化影响,及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影响。结果表明BC2001对线虫分散卵的相对抑制率达87.3%、对卵囊的相对抑制率达40.50%,而对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92%;从显微结构上看,BC2001对卵和二龄幼虫的抑杀作用主要是通过菌体附着,引起卵和虫体内物质泡化聚集,最终消解。在人工接种条件下,BC2001菌在大田防治中对根结线虫虫口基数的相对抑制率达57.8%。

关键词: 粪产碱菌BC2001 GFP,生物防治 南方根结线虫 分散卵 相对抑制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具早熟效应的优质D型不育系京福6A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京福6A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D297B与常规品种四青杂交,并与D297A测交和连续多代成对回交选育而成的D型三系不育系。京福6A不育株率达100%,花粉败育率达99.995%,穗大,配合力强,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稻谷(GB/T17891-1999)2级标准,有香味,杂种1代具有明显的早熟效应,于2005年9月通过福建省技术鉴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不育系 京福6A 早熟效应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枇杷种质资源果穗与果实外观性状研究

福建果树 2009

摘要: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231份枇杷种质资源果穗和果实的外观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枇杷在果实着生姿态、果实整齐度、果实排列紧密度、果形、果基、果顶、果皮颜色、果面茸毛密度、果面茸毛长短、果粉、条斑、果点密度、果点大小、萼片姿态和萼孔等15个性状上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近圆或倒卵形、橙黄色、茸毛稀疏且短、果粉薄、条斑不明显、萼片外凸、萼孔闭合等性状的资源较多。

关键词: 枇杷 种质资源 果实 外观性状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鸭源禽1型副黏病毒HN基因主要抗原结构域和V基因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构建番鸭源禽1型副黏病毒HN主要抗原结构域(HNd)和V基因融合表达载体,经PCR及融合PCR分别从重组质粒pMDHN和pMDP中扩增HN基因主要结构域和V基因cDNA。将HNd经KpnⅠ和BamHⅠ双酶切、V基因用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分别定向插入真核载体pcDNA3的多克隆位点相应的酶切位点中,对2个单表达质粒pcDNAHNd和pcDNAV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利用融合PCR技术扩增出HNd-V基因,定向克隆至pcDNA3的EcoRⅠ和XhoⅠ酶切酶切位点之间,转化感受态细胞后,经PCR反应初筛后,对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对单表达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结果表明:HNd和V基因已被正确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成功构建了2个基因的单表达质粒pcDNAHNd和pcDNAV;对融合重组质粒酶切分析和测序鉴定表明,HNd-V融合基因正确克隆进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cDNAHNd-V。

关键词: 番鸭源 禽1型副黏病毒 HN基因主要结构域 V基因 融合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新品种闽研2号的选育

福建农业学报 2009

摘要:闽研2号苦瓜是利用福州南屿苦瓜和广东青皮苦瓜高代稳定自交系选育的杂交一代新品种。中早熟,瓜棒状,瓜皮绿色有光泽,瓜长26~35 cm,瓜横径6~7 cm,瓜肉厚0.8~1.1 cm,平均单瓜重400 g左右。瓜肉质甘脆微苦,品质好。参加闽侯、永安、上杭多点试验,每公顷产量达45000 kg,比当地各主栽品种增产5.4%~20.6%。

关键词: 苦瓜 闽研2号 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象因子对福建枇杷果实锈斑病发生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调查分析福建省福州市、云霄县和仙游县等3个早钟6号枇杷产区的果实锈斑病发生情况、当地气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枇杷幼果发育期、黄熟期、成熟期的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不同,枇杷果实锈斑发生情况也各异;总体上,枇杷果实锈斑病发生程度从重至轻依次为云霄县>仙游县>福州市。

关键词: 枇杷 锈斑病 温度 降雨量 日照时数 福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免疫方式对欧洲鳗鲡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09

摘要:利用嗜水气单胞菌-ISCOMs疫苗口服或注射免疫欧洲鳗鲡,分别于口服或注射免疫后第1、7、14和21 d采集欧洲鳗鲡前、中、后肠,经石蜡制片,HE和AB-PAS染色计数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结果显示:两种免疫方式均能不同程度影响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血清抗体效价检测结果显示,免疫7 d后抗体效价开始升高,且注射免疫组血清效价整体水平高于口服免疫组。

关键词: 口服免疫 注射免疫 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8年福建省晚稻46熟期新品种引进与利用研究初报

福建稻麦科技 2009

摘要:引进11个晚稻46熟期新品种进行多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优1259、T55优16、天优2188三个品种生育期与对照汕优10号相当,产量比对照增产,苗期室内人工接菌鉴定表现分别为感、抗、抗稻瘟病,米质检测结果,除天优2188略优于对照汕优10号外,其它品种均与对照相当。

关键词: 晚稻 品种 引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定向改变芦柑重要性状的新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09

摘要:在芦柑树上部分嫁接晚熟、优质柑桔品种茂谷桔橙,不让其结果,利用茂谷桔橙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输送给芦柑果实以提高其性状,效果显著:果实成熟期比对照迟熟30~45 d;连续3年专家现场验收和3次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表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达15.1%,比对照提高34.7%;果实种子数明显减少,只有6.7粒,而对照为17.6粒,减少61.9%;果皮厚度比对照降低28.0%,同时保留了芦柑易剥皮的特点;果肉脆,风味好,带有茂谷桔橙的风味。

关键词: 芦柑 性状 茂谷桔橙 嫁接 新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网络的作物种质资源共享管理平台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09

摘要:针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要求,结合种质资源研究基础和科研需求的实际情况,以水稻为例,阐述了水稻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意义,描述了该系统平台、数据库结构、数据采集与规范、检索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原理,初步建成了作物种质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关键词: 水稻 作物种质资源 网络共享 管理信息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