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频词云

李远新

简介:李远新,男,1964年3月出生于辽宁辽阳,1998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农学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共党员。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副秘书长。1998年7月始,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从事设施蔬菜栽培及生理研究工作,任中心设施与栽培研究室主任。2006年12月赴加拿大农业部访问留学,从事温室番茄营养生理及安全生产技术研究。2007年12月回国,继续从事原工作。

专业领域:设施蔬菜;;蔬菜园艺 所在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 发文量: 30
  • |
  • 被引量: 186
  • |
  • EI: 0
  • |
  • SCI: 0
  • |
  • 北大核心: 12
  • |
  • CSSI: 0
  • |
  • CSCD: 8

李远新,男,1964年3月出生于辽宁辽阳,1998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农学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共党员。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副秘书长。1998年7月始,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从事设施蔬菜栽培及生理研究工作,任中心设施与栽培研究室主任。2006年12月赴加拿大农业部访问留学,从事温室番茄营养生理及安全生产技术研究。2007年12月回国,继续从事原工作。

研究方向

所在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主要成就

先后主持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华北地区温室高效生产与产业化示范”(2001-2003)和“设施蔬菜现代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产业化示范”(2004-2005)。先后主持“十五”北京市科委攻关课题“工厂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2002-2004)和“北京地区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子课题(2000-2002)。主持“涌泉项目-门头沟都市园艺综合示范工程”、“顺义三高一期、二期项目?”以及“京郊百村蔬菜品种更新工程”等北京市农业推广项目共6项。 十五期间参加“可控环境下主要蔬菜作物优质高效和无公害全季节生产技术研究”等国家863项目共3项。参加北京市科技示范推广项目“绿色食品与良种工程”等共6项。 获得主要成果有两项: “北京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获2005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北京地区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获2005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另外,获得“观赏型番茄基质栽培装置”等专利共4个。 任职以来,共发表文章18篇,其中第一作者16篇,核心期刊4篇,国际会议论文3篇,合作编写著作4部。 在温室蔬菜无公害生产及营养生理研究取得显著成果。研究了温室CO2动态变化规律及蔬菜植物光合生理;建立和完善了温室蔬菜有机栽培技术模式;在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方面,建立和完善了袋式无土栽培技术,研究了蔬菜的营养生理,研发出水分精量控制设备,解决了小容器无土栽培营养液的精量控制这一瓶茎问题。在番茄脐腐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中取得显著进展。在都市观光农业技术方面,引进筛选出30多种适宜于观赏采摘的蔬菜作物种类和品种。主持建设了顺义三高“蔬香苑”和“韩村河蔬芳园”两个观赏温室。在国内率先研发出番茄树基质栽培技术,使单株结果达到20000个以上,品质优良。该技术在北京及广东、河北、山东等省市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另外还创新研发出移动式喷雾栽培,阳台蔬菜有机种植等新技术,应用于都市观光农业,取得良好效果。 先后在房山韩村河、门头沟碧琨种植中心、顺义三高示范区、朝来农艺园、昌平小汤山等11个区县的农户及农业园区推广蔬菜新品种、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现代化袋式无土栽培技术,番茄树观赏栽培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为北京都市农业增加了许多亮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提高了北京市农科院蔬菜中心新品种和农业新技术在京郊的展示度。几年来,先后培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学员200多人次,培训农民累计5000人次以上。在农业新技术普及推广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教育背景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

查找成果
筛选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会议论文 ()

  • 获奖成果()

  • 专利()

资源类型=中文期刊
共0条记录

全部

  • 全部
  • 第一作者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发文趋势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

筛选

合作成果1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