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频词云

陈殿奎

简介:陈殿奎,沈阳人,1942年7月出生,1965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研究员,中共党员。 1965—1971年在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工作,1971—1978年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下放到北京市; 1983年3月—1984年4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蔬菜系合作研究; 曾担任北京蔬菜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2006年担任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专业领域:设施农业;;设施蔬菜;;蔬菜园艺 所在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 发文量: 28
  • |
  • 被引量: 323
  • |
  • EI: 3
  • |
  • SCI: 0
  • |
  • 北大核心: 12
  • |
  • CSSI: 0
  • |
  • CSCD: 6

陈殿奎,沈阳人,1942年7月出生,1965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研究员,中共党员。 1965—1971年在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工作,1971—1978年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下放到北京市; 1983年3月—1984年4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蔬菜系合作研究; 曾担任北京蔬菜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2006年担任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研究方向

所在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主要成就

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设施蔬菜研究,是我国设施农业的知名专家,也是我国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的开拓者,为北京市和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七五”、“八五” 期间主持农业部下达的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及北京市日光温室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九五”期间,主持国家科委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北京分项。“十五”期间受聘担任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工厂化农业”项目的首席专家。曾多次参加和参与策划国际设施农业学术研讨会,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以及北京市政府的奖励。 1976—1979年,研究工作侧重以塑料大棚为主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环境控制技术,负责北京市四季青综合试验基点的保护地蔬菜技术开发推广,规划设计了京郊第一座百亩钢架结构大棚群,对于温室、大棚蔬菜发展与技术普及做出了较大贡献。 1980—1982年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地膜覆盖对土壤理化性影响”研究课题,同时参与了我国地膜覆盖技术引进与推广工作。因地膜覆盖对促进农作物增产效果卓著,该项技术先后获得农业部和国家科委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本人为主要完成人。 1984年结束在美国合作研究项目,回国后协助北京市政府引进了蔬菜工厂化育苗设备,在丰台花乡规划设计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育苗场。“七五”期间主持了“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引进与配套技术研究”,该项目被农业部列为重点引进消化项目。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引进使我国蔬菜育苗生产走向了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道路,该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曾获199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八五”期间主持农业部“穴盘育苗设施与配套技术研究”和“北京新型日光温室设计及果蔬高产栽培”两个课题研究工作,日光温室研究课题获1997年度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九五”期间,参加了国家科委“工厂化高效农业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的研究工作,主笔起草了项目的有关技术文本,并担任北京分项领导小组副组长、首席专家。 “十五”期间,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受聘担任该项目的首席专家,主持的“北京蔬菜工厂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2005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市爱国立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教育背景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

查找成果
筛选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会议论文 ()

  • 获奖成果()

  • 专利()

资源类型=中文期刊
共0条记录

全部

  • 全部
  • 第一作者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发文趋势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

筛选

合作成果1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