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频词云

郑晓鹰

简介:郑晓鹰,女,汉族,1951年6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研究员,种子生理及检验检测专家,共产党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种子与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室主任,农业部蔬菜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常务副主任。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2004年,评为“北京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全国农业质量监督工作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等称号;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北京市星火计划一等奖一项。

专业领域:种子生理及检验检测 所在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 发文量: 37
  • |
  • 被引量: 1048
  • |
  • EI: 0
  • |
  • SCI: 2
  • |
  • 北大核心: 14
  • |
  • CSSI: 0
  • |
  • CSCD: 15

郑晓鹰,女,汉族,1951年6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研究员,种子生理及检验检测专家,共产党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种子与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室主任,农业部蔬菜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常务副主任。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2004年,评为“北京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全国农业质量监督工作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等称号;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北京市星火计划一等奖一项。

研究方向

所在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主要成就

1978年到北京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工作,先后在北京蔬菜研究中心种子研究室、蔬菜种质资源库、农业部蔬菜种子质量检验中心工作。1984年在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种子研究室,进行了种子活力检测电导率分析技术的研究,并在美国农学年会宣读论文;1992-1993年赴荷兰农业部植物繁殖和育种研究中心种子生理和种子技术研究室,进行了种子中特殊蛋白的表达与DNA复制与种子活力关系的研究,并在国际、国内刊物发表论文多篇。1999年赴德国联邦栽培植物育种研究中心的蔬菜、药材和芳香植物育种研究所,合作研究了用AFLP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番茄和甜椒品种以及大白菜耐热性分子标记鉴定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2004年,评为“北京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全国农业质量监督工作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等称号;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北京市星火计划一等奖一项。从事蔬菜种子生理及检测以及种质资源保存、分析和利用工作30年,为蔬菜种子及产品的质量检测和种质资源的公益事业,做出了不倦的努力和突出的贡献。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学术水平高,而且创新、实干业务工作能力强。作为跨世纪的人才、学科的带头人,她在蔬菜品种纯度、真伪的快速鉴定,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利用及品种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等诸多方面成绩显著。由她主持的“蔬菜主栽品种纯度及真实性的快速生化和分子检测技术”1994年和2004年分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此项成果采用生化和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8种蔬菜杂交种纯度检测和品种真伪鉴别标准图谱,取得了可以准确、快速鉴定主要蔬菜杂交种纯度、真伪的检验技术,为农业生产避免了由伪劣种子造成的数十起重大损失,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此项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推动同类研究做出突出贡献,在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上同类工作的先进水平。“九五”期间,在蔬菜种质改良实验室项目中,主持了“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利用及品种多样性分析和分子标记”分项部分的研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2002年此项研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担农业部蔬菜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工作以来,圆满完成了多次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或农业部委托的蔬菜种子质量的全国监督和统一检查任务,成功地提高了对我国蔬菜种子质量的控制能力,受到国家技术监督局,农业部的好评。2001年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评为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2000名杰出科学家。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生物系

查找成果
筛选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会议论文 ()

  • 获奖成果()

  • 专利()

资源类型=中文期刊
共0条记录

全部

  • 全部
  • 第一作者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发文趋势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

筛选

合作成果1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