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小麦纹枯病不同株系致病力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路兴波
作者: 路兴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山东省;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致病力
期刊名称: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5684
年卷期: 1998 年 S1 期
页码: 1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淮流域为主的冬小麦产区.随着近年小麦水肥条件逐步提高,该病也日趋严重,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小麦纹枯病在山东半岛大面积发生,但在各地的发病面积和发病程度又有区别,为此,我们采集了山东省4个小麦生态区的12个县市的小麦纹枯病病原菌(同属于AG-D混合群)进行了致病力测定.由致病测定结果可看,即使是同一融合群中的小麦纹枯病菌株,由于来自于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其致病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病情指数62.0~83.4).与不接菌对照相比较,各菌株都表现为较强的致病性.其中以胶东地区的小麦纹枯病菌致病性最强(病情指数分别为:荣城82.3,莱州83.4,招远74.9),鲁中南地区次之(病情指数分别为潍坊78.6,泰安77.5,临沂80.9,新泰76.1),而鲁西北(病情指数分别为禹城75.7,沾化62.0)和鲁西南(病情指数分别为郓城65.2,梁山63.2,邹城79.2)的致病力最弱.这与山东省小麦纹枯病田间发病规律基本一致,这种致病力差异是造成不同地域发病情况不同的重要原因.
分类号: S435.121
- 相关文献
[1]TaPIM1基因提高小麦纹枯病抗性. 张增艳,周小青,马鸿翔,姚金保. 2010
[2]人工合成抗纹枯病小麦新种质的鉴定. 魏学宁,任丽娟,张淼,张巧凤,刘欣,周淼平,马鸿翔,吴继中,马翎健. 2015
[3]湖北省小麦纹枯病原菌菌丝融合群和致病力研究. 杨小军,杨立军,赵永玉,喻大昭,徐荣钦,张重权. 2000
[4]江苏省小麦纹枯病病原组成及其致病力研究. 方正,陈怀谷,陈厚德,王裕中. 2006
[5]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原及其致病性研究. 杨共强,王素霞,宋玉立,何文兰. 2002
[6]芜菁花叶病毒对油菜致病力差异及CP基因序列分析. 蔡丽,许泽永,陈坤荣,晏立英,侯明生. 2007
[7]河南省苹果轮纹病菌对苹果枝干致病性初步研究. 彭斌,吴会杰,刘丽锋,田莉莉,周增强,古勤生. 2009
[8]棉田黄萎病菌基因型初步研究. 邹亚飞,朱荷琴,马存. 2002
[9]山东省玉米青枯病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优势致病菌的致病性测定. 刘新,任凤山,徐晓辉,孙红炜,李凡,杨淑柯,郝超峰,路兴波. 2021
[10]栽培因子对小麦纹枯病的综合效应及高产控病技术研究. 孙爱根. 2002
[11]蚜粉克星防治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研究初报. 赵桂东,李茹,周玉梅,朱海波. 2000
[12]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动态的模糊聚类分析. 陆长婴,季明东,刘文娟,韩梅. 2000
[13]12.5%欧博悬浮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王耀伟. 2009
[14]不同地区小麦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类鉴定研究. 陈健华,邢锦城,张茸茸,张旭,陈怀谷,马鸿翔. 2010
[15]乙膦铝农药废液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及施用技术. 汪智渊,杨红福. 2004
[16]江苏免少耕麦田纹枯病发生规律研究. 陈厚德,王彰明,刘荆,游树立,陈良根,王振华,徐桂庆. 1993
[17]小麦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筛选. 任丽娟,陈佩度,陈怀谷,马鸿翔. 2010
[18]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陈香华,赵桂东,李茹,熊战之,郭小山,王宏宝,付佑胜,周长勇,刘伟中. 2012
[19]噻呋酰胺等杀菌剂防治小麦纹枯病田间试验. 孙春来,陈怀谷,吉用铨,陆晓峰,贲秀兰. 2012
[20]戊唑醇种子处理剂防治小麦纹枯病应用技术研究. 孙爱根.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山东省棉花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技术协同示范与推广应用
作者:公义;张路生;王增君;路兴波;徐晓辉;巴秀成;田方文;邵玉丽
关键词:棉花;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技术
-
转基因玉米双抗12-5-21的抗虫性及对草甘膦的耐受性
作者:孙红炜;徐晓辉;李凡;杨淑珂;路兴波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双抗12-5;抗虫性;除草剂耐受性
-
棉花枯萎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抑菌机理初探
作者:贾熙超;杨淑珂;孙红炜;徐晓辉;李凡;路兴波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尖孢镰刀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抑菌粗提物
-
山东省玉米青枯病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优势致病菌的致病性测定
作者:刘新;任凤山;徐晓辉;孙红炜;李凡;杨淑柯;郝超峰;路兴波
关键词:玉米;青枯病;镰孢菌;腐霉菌;致病力;山东省
-
中国樱桃花变叶病相关植原体的分子检测及鉴定
作者:高瑞;杨淑珂;王洁;路兴波;孙玉刚;田延平;汪卫星
关键词:中国樱桃;樱桃花变叶病;植原体;枣疯病植原体
-
转基因玉米双抗12-5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孙红炜;张永鑫;徐晓辉;高瑞;李凡;杨淑珂;路兴波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根际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Biolog;主成分分析
-
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玉米中Bt蛋白的时空表达及抗性评价
作者:孙红炜;李凡;高瑞;徐晓辉;杨淑珂;路兴波
关键词:Bt蛋白;时空表达;鳞翅目害虫;室内抗虫性;田间抗虫性;抗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