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波

作者: 杨波;朱化彬;程金华;仲跻峰;王栋;郝海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多重PCR;性别鉴定;反应条件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1671-7236

年卷期: 2006 年 33 卷 02 期

页码: 27-30

摘要: 根据牛Y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同时设计了一对牛常染色体引物作内标引物,研究了引物浓度、dNTP浓度、M g2+浓度、酶浓度、退火温度以及循环次数等因素对PCR方法鉴定牛胚胎性别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对该反应体系影响较大,而dNTP浓度、T aq酶含量以及M g2+浓度的影响较小。

分类号: S823.3

  • 相关文献

[1]奶牛乳腺炎5种病原菌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申纪饶,王丹,李新圃,杨峰,武小虎,丁学智,王胜义,严作廷,王旭荣,李宏胜. 2021

[2]利用多重PCR技术鉴别牛早期胚胎性别研究. 王昆,王栋,李魁英,张峰,马书林,吴占军,张新同,陈景顺. 2008

[3]利用多重PCR技术快速鉴定番木瓜性别. 何尧声,沈文涛,黎小瑛,王明钦,周鹏. 2008

[4]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张洋,薛强,金英,李凤芹,闫伟. 2017

[5]检测犬免疫球蛋白G的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王正阳,刘平黄,梁琳,陈建飞,吕世明,崔尚金. 2016

[6]反应条件对板栗苞液化和树脂化的影响. 梁丽珍,牛俊玲,兰彦平,王杰. 2010

[7]鸭坦布苏病毒的血凝性. 王小蕾,刘月焕,段会娟,刘立新,杨志远,赵际成,潘洁,刘瑞华,赵文奇,田方杰,吕金宝,林健. 2019

[8]反应条件对黄曲霉毒素B1抗原-抗体结合的影响分析. 余厚美,王琴飞,林立铭,韦卓文,徐缓,张振文. 2022

[9]甜菜碱合成反应条件的研究. 刘一峰 ,石波 ,张萍 ,刘庆生 ,梁平. 2005

[10]间接ELISA检测小鹅瘟抗体反应条件的选择. 郑义华,李银,李锦春,刘宇卓,张敬峰,魏雪涛,杨子荣. 2007

[11]甘薯RAPD-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雷剑,杨新笋. 2009

[12]芒果细菌性角斑病菌细胞壁降解酶反应条件优化. 张大智,詹儒林,柳凤,李国平,赵艳龙,常金梅. 2015

[13]苜蓿基因组DNA提取和RAPD反应条件优选. 袁庆华,桂枝,张文淑. 2001

[14]秸秆腐解复合菌系的生物放大反应工艺研究. 甘炳成,蒋元继. 2012

[15]家畜性别控制研究进展. 范彩云,李玉荣,赖双英,梁涛. 2004

[16]性别控制与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温利华,王凤武. 2000

[17]应用牙釉蛋白(AML)基因鉴别牛早期胚胎性别. 幸宇云,陈从英,黄路生,任军,陈静波. 2005

[18]辽宁绒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 曾晓晨,于永生,曹阳,金海国. 2017

[19]PCR技术在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袁野,丁镌,刘娣. 2005

[20]基于性染色体CHD基因序列差异鉴定鸡的性别. 刘宏祥,姬改革,胡艳,束婧婷,宋迟,宋卫涛.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