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油酸玉米新组合生长发育特性及亚油酸含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晓飞

作者: 刘晓飞;崔小平;孙宝林;胡继超;王卫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生长发育;产量;亚油酸含量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19 年 011 期

页码: 11-16

摘要: 为了提高普通玉米籽粒品质、增加亚油酸含量,丰富其作为饲用玉米或者深加工原料的营养价值,试验以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亚油酸玉米自交系配制的7个新组合为材料、郑单958为对照品种,进行了高亚油酸玉米品种的筛选鉴定.结果表明:新组合的田间性状中株高较对照高,而对照的倒伏率明显高于7个组合,新组合SQ1813、SQ1816、SQ1817、SQ1818的穗长超过17 cm、穗行数在15.5行以上、千粒重超过335 g,尤其以组合SQ1817表现更为突出.新组合的抗性和产量均高于对照,除SQ1814比对照减产,其余6个组合平均产量较对照增产7.16%.7个组合亚油酸、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油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亚油酸含量占总脂肪酸的60%左右.同时,相关分析表明,亚油酸含量在总脂肪酸中的比例与总脂肪酸含量没有相关性.最终,筛选出SQ1813和SQ1817综合表现优异的2个新组合.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重金属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梁烜赫,曹铁华. 2010

[2]种子大小分级对玉米种子活力、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杜江洪,赵宇宏,李文革,赵国强,慈艳华,孟繁盛,霍剑锋. 2017

[3]玉米深松免耕播种对土壤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西群,齐新,董文旭,彭发智. 2010

[4]辽西北半干旱区土壤深松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邹洪涛,张玉龙,黄毅,宋浩文,虞娜,张玉玲,孙占祥. 2009

[5]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对桂西北春、秋季播期的响应. 卢亚妮,侯青光,韦维,韦林汕,黄柄壬,韦贵剑,吴庆梅. 2019

[6]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姜宇鹏,钱春荣,姜宇博,于洋,李梁,吕国依. 2020

[7]耕作方式对玉米出苗率、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冯艳春,罗洋,李瑞平,李伟堂,王浩,刘武仁,郑金玉,郑洪兵. 2018

[8]干旱对不同种植密度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梁烜赫,徐晨,赵鑫,陈宝玉,胡宇,曹铁华. 2018

[9]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播种机播种速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高德全,于永恒,马凤利,邱义图,郑军虎,贾振宇,于慧玲,于晶,郝世明,方向前. 2020

[10]不同培肥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包红静,邢月华,宫亮,蔡广兴. 2016

[11]生态条件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形成的影响. 周宝元,王新兵,马玮,赵明. 2015

[12]播期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和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杨菲,李洪霄,宫庆友,张晗菡,李海涛,刘霞. 2019

[13]不同耕层构造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李伟堂. 2013

[14]苗期施用EM菌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任瑞兰,王克功,王卫东,刘博,刘玲玲. 2013

[15]玉米新品种郑单22生态适应性研究. 张新,王振华,张前进,王金召. 2008

[16]播期对国豪玉7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秀全,卢庭启,税红霞,何丹,张华,庞启华. 2016

[17]生物质炭基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粟,张楠,钟鹏,史风梅,裴占江,刘杰,孙彬. 2017

[18]半干旱区优化栽培模式下玉米产量、生长发育及叶片生理特性研究. 徐晨,边少锋,赵洪祥,张丽华,闫伟平,历艳璐,王俊鹏,张治安. 2021

[19]不同生育时期喷施达尔丰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建华,罗瑶年. 1994

[20]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王家军,刘杰,张瑞萍,于佰双,李进荣,王粟,孙彬.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