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钾量对川中丘陵区春玉米基部节间特性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易茜

作者: 易茜;朱从桦;谭杰;张嘉莉;曹跃强;孔凡磊;袁继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玉米;钾肥用量;基部节间特征;抗倒伏;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96-2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提高川中丘陵区春玉米抗倒伏能力的适宜施钾量,2013-2014 年开展田间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 5 个施钾量:0、45、90、135 和 180 kg·hm-2,测定吐丝期和灌浆期玉米基部节间物质积累特征、化学组分、力学指标、倒伏率以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相比无钾肥处理,施钾处理增产 1.19%~8.43%(2013年)、1.75%~9.19%(2014 年),植株倒伏率降低 11.11%~44.44%(2013 年)、12.50%~52.10%(2014 年).玉米倒伏率与吐丝期和灌浆期基部第 2 节至第 5 节的硬皮穿刺强度、茎秆压碎强度、茎秆折断强度和纤维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吐丝期基部第 2 节至第 3 节的鲜重和鲜密度、灌浆期基部第 2 节至第 5 节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灌浆期基部第 2 节至第 5 节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施用钾肥能提高玉米茎秆基部第 2 节间至第 5 节间的鲜重和干重.基部第 2 节至第 5 节的纤维素含量、硬皮穿刺强度、茎秆压碎强度和折断强度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钾肥用量为 90 kg·hm-2 时的数值最大.综上所述,施用 95.0~121.0 kg·hm-2 钾肥,能够明显增加春玉米基部节间的纤维素含量,增强茎秆折断强度、硬皮穿刺强度和茎秆压碎强度,提高抗倒伏能力,降低倒伏率,最终增加籽粒产量.本研究为川中丘陵区春玉米抗倒、丰产施肥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膦酸胆碱合剂对东北地区春玉米茎秆形态与质量性状的影响. 裴志超,兰宏亮,徐田军,陈传永,董志强. 2011

[2]氮肥-生长调节剂对寒地春玉米植株形态及产量的互作效应研究. 张倩,张明才,刘明,谭伟明,肖佳雷,来永才,李召虎,段留生. 2014

[3]抗倒伏 抗病虫 抗干旱 辽单129高产玉米. 王德生. 2009

[4]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玉米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常莹,闫伟平,孙宁,吴春胜,胡文河,谷岩. 2014

[5]不同钾肥用量对油研599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李剑,朱青,陈正刚,杨辅. 2011

[6]钾肥用量对瘠薄地甘薯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张海燕,董顺旭,解备涛,汪宝卿,张立明,段文学. 2020

[7]云南省油菜钾肥产量效应及其利用率研究(英文). 符明联,李根泽,原小燕,程德荣,朱炫,魏生广,李红彦,彭识,雷元宽,贺斌,文和明,余绍伟. 2011

[8]不同钾肥用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品质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黄继川,彭智平,于俊红,吴雪娜,杨林香,林志军. 2014

[9]钾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及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银水,鲁剑巍,廖星,邹娟,李小坤,余常兵,马常宝,高祥照. 2011

[10]钾肥用量对面包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何萍,李玉影,金继运. 2002

[11]双季稻最佳磷肥和钾肥用量与密度组合研究. 徐新朋,王秀斌,李大明,柳开楼,余喜初,梁国庆,何萍,周卫. 2016

[12]栽培方式与钾互作对食用向日葵产量、品质和钾素利用率的影响. 段玉,张君,范霞,李书田,梁俊梅,安昊,张婷婷. 2020

[13]五年定位试验钾肥用量对双季稻产量和施钾效应的影响. 廖育林,聂军,谢坚,杨曾平,周兴. 2014

[14]钾肥用量对麦棉两熟制作物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鹏程,刘敬然,刘爱忠,孙淼,赵新华,刘志红,王晓茹. 2015

[15]适合贵州轻简化作业的油菜品种、材料的引进和鉴定. 张超,曾兵,罗莉斯,李大雄. 2014

[16]夏玉米不同密植群体抗倒性及机收指标探讨. 黄璐,乔江方,刘京宝,夏来坤,朱卫红,李川,周庆伟. 2015

[17]适宜机插密度提高优质杂交籼稻插秧质量及产量. 蒋明金,李敏,周维佳,罗德强,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 2021

[18]适宜机械化栽培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穆麒麟,游艾青,王松,田小海. 2021

[19]乙矮合剂对谷子茎秆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董好胜,王琦,闫鹏,许艳丽,张薇,卢霖,董志强. 2023

[20]乙烯利和矮壮素螯合生长调节剂对谷子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刘振宇,于肖,秦岭,黎飞飞,杨延兵,张会笛,牛佳红,管延安,陈二影.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