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主栽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如海

作者: 李如海;张满利;李全英;潘义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31-34

摘要: 利用收集到的89份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数据,分析不同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形成的贡献.结果 表明:不同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不同,低产水平下,穗数对产量的促进作用最大;中产和高产条件下,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各产量水平下,穗数与实粒/穗、千粒重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低产到中低产水平,单个产量因素的增加即可达到;中低产到中产水平,需要两个因素的同时提高;中产到高产水平,则需要3个因素共同提高.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目标产量水平,协调好产量因素构成,以获得理想的收获产量.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4

[2]不同年代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 陶海霞,关欣. 2010

[3]施用生石灰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先,邹朝辉,邵赛,刘德林. 2012

[4]声频控制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禹盛苗,姜仕仁,朱练峰,张均华,金千瑜. 2013

[5]宁夏水稻育成新品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马洪文,代晓华,殷延勃,刘炜,强爱玲,李华. 2003

[6]肥水耦合对盐碱地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刘晓亮,齐春艳,侯立刚,刘亮,马巍. 2017

[7]播栽期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朱练峰,禹盛苗,欧阳由男,许德海,金千瑜. 2009

[8]紫云英不同翻压量对水稻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龚春华,徐永士,彭志红,黄建余,廖育林,聂军,曹卫东. 2009

[9]新型氮肥对水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姚单君,张爱华,杨爽,吴兴洪,张钦,王文华,王培官,刘文启,古应庭,李克仙. 2018

[10]灌溉模式与施氮方式对北方粳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王悦,吴周周,刘佳欣,周婵婵,王术,贾宝艳,黄元财,王岩,王韵,冯跃. 2023

[11]叶面喷施赖氨酸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李先,杨毅,邹朝晖. 2019

[12]新型氮肥对水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姚单君,张爱华,杨爽,吴兴洪,张钦,王文华,王培官,刘文启,古应庭,李克仙. 2018

[13]秋柞蚕产量构成因素及对产茧量的影响. 徐亮,吴艳,孟宪民,戚俐,焦阳,宿桂梅,钟亮. 2018

[14]小麦新品种云麦72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王志龙,乔祥梅,王志伟,程加省,杨金华,程耿,黄锦,于亚雄. 2019

[15]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其γ-氨基丁酸和抗性淀粉含量差异与相关性. 杨树明,罗曦,曾亚文,王雨辰,普晓英,杜娟. 2009

[16]水稻年度间产量波动与生长季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衣政伟,田鹏飞,邓孟珂,费玉娟,王政权,王显,胡中泽,杨大柳,赵蓓. 2021

[17]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性状的相关研究. 闫平,张书利,于艳敏,牟凤臣,武洪涛,徐振华,周劲松. 2015

[18]杂交水稻苗期杂种优势及基因表达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王颖姮,徐靖,蔡秋华,林强,何炜,谢鸿光,谢华安,张建福. 2021

[19]中国南方水稻品种的粒重及其与主要性状间的关系. 程本义,沈伟峰,杨仕华. 2007

[20]株1S系列组合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关系研究. 傅黎明,王艳红,黄为.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