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小实蝇雌雄虫对18种寄主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差异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静

作者: 谭静;陈玲;李红亮;王强;商晗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桔小实蝇;寄主挥发物;触角电位;雌雄比较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16 年 57 卷 05 期

页码: 677-681

摘要: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其雌虫经常选择多种水果果实进行产卵和为害,因此这些寄主水果的挥发物很有可能是引诱桔小实蝇雌虫的嗅觉信息。为了系统研究不同寄主水果挥发物对桔小实蝇雌雄虫的嗅觉反应差异,本研究从8种寄主中选择18种常见的植物挥发物,分别对其雌雄进行触角电位(EAG)测试。结果显示,雌雄成虫个体之间有11种无显著性差异,其他7种雌雄之间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雌虫对反-2-己烯醛、苯甲醛和3,4二甲基苯甲醛等3种,雄虫对乙醛和水杨酸甲酯等2种具有较强的EAG反应(均>300 m V)。另外发现,雌雄成虫对于供试的醛类、酯类和酮类的平均反应值均较醇类和萜烯类的平均反应值强(P<0.01),而雌雄之间除醛类外,其他类别挥发物并无差异。表明桔小实蝇雌雄成虫对植物的嗅觉选择性和敏感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在挥发物类别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花椒窄吉丁化学感受蛋白AzanCSP7的三维模型预测及其与寄主挥发物的分子对接. 高晓进,郭莉,陈迪,贾任航,张泽腾,谢寿安,吕淑杰. 2023

[2]寄主挥发物与昆虫信息素的协同作用. 龚东风,李为争,张鸿飞,陈汉杰,郭帅帅,胡晶晶,涂洪涛,原国辉. 2015

[3]柑橘大实蝇Bmin Minus OBP1和Bmin Plus OBP1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其配体结合特性. 汪志雄,许冬,田晓丽,万鹏,夏根,宋旭荣,王福莲,桂连友,张国辉. 2024

[4]荔枝蒂蛀虫成虫羽化和交尾习性及性信息素释放节律的研究. 张辉,陈晓琴,江世宏. 2014

[5]应用RNA干扰技术对甜菜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功能的研究. 周耀振,修伟明,董双林. 2009

[6]刺槐挥发性物质分析及美国白蛾的触角电位反应. 白鹏华,相伟芳,刘宝生,李敏,于金萍. 2018

[7]二氧化碳在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定位寄主植物根系中的作用. 刘香雨,赵旭,王志敏,秦健辉,屈亚飞,李克斌,曹雅忠,尹姣. 2022

[8]六星黑点豹蠹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初步鉴定. 刘红霞,荆小院,郑海霞,杨美红,张金桐,朱卫华,刘金龙. 2021

[9]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5种植物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反应. 尹海辰,李文静,许敏,许冬,万鹏. 2021

[10]东方绢金龟雌成虫对桃树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张萌萌,陈宏灏,王文凯,陈立. 2020

[11]金龟子对植物气味趋避机制研究进展. 周旭凌,胡增丽,张未仲,赵龙龙,李捷,李庆亮,刘朝红,韩凤,杜海燕. 2020

[12]中华弧丽金龟甲对十二种常见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反应. 徐伟,马延旭,张益恺,董亚南,孙晓玲. 2018

[13]引起小菜蛾盘绒茧蜂雌雄差异反应的气味筛选及行为学检测. 刘杨,王桂荣,杨斌. 2018

[14]烟蚜茧蜂对蚜虫信息素及烟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董文霞,张峰,方宇凌,张钟宁. 2008

[15]绿鳞象甲对11种挥发物的EAG反应及对4种寄主的选择性. 高景林,卢芙萍,赵冬香,贾芳曌. 2012

[16]几种植物挥发物对椰心叶甲成虫的触角电生理活性. 赵冬香,卢芙萍,莫圣书,王爱萍. 2006

[17]麦长管蚜嗅觉受体伴随受体SaveOrco的生理功能研究. 张勇,FredericFrancis,程登发,孙京瑞,夏兰琴,陈巨莲. 2013

[18]绿盲蝽气味受体基因AlucOR40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张美萍,王桂荣,刘杨. 2016

[19]瓢虫和草蛉对小麦挥发物组分的行为及电生理反应. 郭光喜,陈巨莲,倪汉祥. 2005

[20]粗胫翠尺蛾对不同荔枝品种的选择性研究. 李鹏燕,成家宁,陈炳旭,曾鑫年,董易之.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