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及QTL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莹

作者: 陈莹;柳李旺;谢学文;孟霖;刘博;王晓武;李宝聚;武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离体叶;QTL定位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3 年 46 卷 24 期

页码: 5173-51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鉴定白菜类作物黑斑病抗性,同时进行白菜黑斑病抗病QTL定位研究,为白菜抗黑斑病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喷雾法接种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分生孢子液于30 d苗龄的白菜离体叶片或植株,黑暗保湿处理后统计病情指数,比较在接种后不同接种部位和不同保湿天数抗性的差异。以优化后的方法鉴定白菜品种的黑斑病抗性,利用白菜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进行黑斑病抗性QTL定位。【结果】优化了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方法,并利用该方法鉴定了70份白菜类作物品种的黑斑病抗性,筛选出14份抗黑斑病材料。同时利用白菜RILs群体,定位出两个黑斑病抗性QTL位点,分别位于A05和A06染色体上。【结论】利用离体叶法对白菜接种芸薹生链格孢,并黑暗保湿处理5 d后进行病情调查可以有效鉴定不同白菜材料对黑斑病的抗性差异,且最大程度区分材料间的抗性水平。白菜类作物中缺少对黑斑病的高抗材料。利用白菜RILs群体,在白菜A05与A06号染色体上各定位出一个黑斑病抗性QTL位点。

分类号: S436.341

  • 相关文献

[1]辣椒疫病抗性离体叶鉴定法研究. 李智军,龙卫平,郑锦荣,雷建军. 2007

[2]白菜黑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黑斑病菌培养基的筛选. 甘彩霞,袁伟玲,王晴芳,崔磊,梅时勇. 2013

[3]兼抗棒孢叶斑病和黑斑病黄瓜育种材料筛选.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邓强,曹明明. 2016

[4]月季黑斑病病原鉴定与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金一锋,郭广兵,杨清淼,侯舒媛,亢列梅,车代弟. 2013

[5]甘薯黑斑病抗性鉴定中黑斑病菌培养方法研究. 禹阳,贾赵东,马佩勇,郭小丁,谢一芝,边小峰. 2017

[6]一种甘薯黑斑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 孙厚俊,赵永强,谢逸萍,徐振. 2013

[7]一种苗期甘薯黑斑病精准抗性鉴定方法. 杨冬静,谢逸萍,孙厚俊,张成玲,马居奎. 2019

[8]小粒野生稻渗入系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QTL分析及利用. 韦宇,李孝琼,陈颖,刘开强,郭嗣斌. 2019

[9]大豆灰斑病菌菌丝块离体叶接种快速鉴定方法的建立. 张彪,黄军艳,刘胜毅,赵美霞,汪承刚,董彩华. 2011

[10]柑桔溃疡病菌致病性研究初探. 姚廷山,周彦,李中安,唐科志,杨方云,肖田,胡军华,周常勇. 2009

[11]SCAR标记与人工接种鉴定黄瓜种质黑斑病抗性. 孙玉河,魏杰,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 2012

[12]黄瓜黑斑病抗性遗传分析.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 2014

[13]油用向日葵杂交种F60. 王德生. 2010

[14]不同黄瓜种质材料对黑斑病的抗性评价.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 2012

[15]油用向日葵杂交种F60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王德生. 2010

[16]蘑菇黑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黄思良,黄卓忠,闭志强. 2009

[17]卷丹百合黑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英文). 吴金平,丁自立,刘晓艳,郭凤领,焦忠久,邱正明. 2014

[18]甘薯块根抗黑斑病酚类物质代谢的研究. 刘美艳,孙厚俊,王景景,王考艳,申杰,刘丹,张健,谢逸萍. 2012

[19]甘薯几丁质酶的分离与纯化. 刘美艳,王景景,谢逸萍,张健. 2017

[20]辽西地区核桃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李晓阳,刘亚东.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