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噻唑磷微囊的研制及其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涛

作者: 袁会珠;闫晓静;杨代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聚脲;噻唑磷;界面聚合;微囊悬浮剂;防效

期刊名称: 农药

ISSN: 1006-0413

年卷期: 2016 年 04 期

页码: 256-2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噻唑磷稳定性,扩大其应用方式,延长其防治根结线虫的持效期,以聚脲为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噻唑磷微囊悬浮剂。[方法]探讨乳化剂种类、分散剂、反应温度、芯壁比等条件对合成噻唑磷微囊悬浮剂的影响,确立最佳的反应条件并对微囊悬浮剂的性能指标进行测定,进而考察该微囊剂对线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以D-800为乳化剂、4894为分散剂,芯壁比为10∶1,在反应温度为55℃时可制得平均粒径为4~6μm、包封率在80%以上、均匀分布、各性能良好的微囊悬浮剂。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在有效成分使用量为2.25 kg/hm2时,10%噻唑磷微囊悬浮剂药后60 d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为75.43%,而相同剂量的对照药剂防效为61.11%,且对作物安全。[结论]以上方法制得噻唑磷微胶囊能明显延长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分类号: TQ453

  • 相关文献

[1]16%阿维·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研究. 马超,张力卜,李佳浩,段小莉,郭洋,王佰涛,徐军,袁会珠. 2017

[2]不同农药种类及剂型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效果比较. 庄乾营,张思聪,翟一凡,于毅,周仙红. 2015

[3]360 g·L-1异噁草松微囊悬浮剂对夏大豆田一年生杂草防治效果研究. 张惟,于金萍,李琦,刘亦学. 2021

[4]气相色谱法测定毛芋头中的噻唑磷残留. 张海松,李慧冬,朱爱国,王剑,吕潇. 2010

[5]基于HPLC-MS/MS的黄瓜、番茄和土壤中噻唑磷残留的检测. 段婷婷,陈湘燕,张盈,魏进,伍贵方. 2014

[6]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噻唑磷残留. 田海,冯玉洁,谢德芳,林靖凌,罗金辉. 2017

[7]土壤药剂处理结合阳光消毒防治番茄根结线虫技术评价. 彭德良,黄文坤,王高峰,张超,林雪,张桂娟,孙建华. 2011

[8]气相色谱法测定牛蒡中的噻唑磷残留. 李慧冬,张海松,吕潇. 2010

[9]不同技术措施对蔬菜根结线虫种群的影响. 王会芳,肖彤斌,芮凯,王三勇,陈绵才. 2010

[10]噻唑磷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风险评估. 王思威,刘艳萍,王潇楠,孙海滨. 2018

[11]韭菜下半年生产病虫害防治. 孙茜. 2013

[12]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的微胶囊化及其对蛴螬的防治效果. 陈列忠,陈建明,赵敏,张珏锋,何月平. 2009

[13]10%高效氯氰菊酯(快释型)微囊悬浮剂防治田间甘蓝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张灿峰,周群文,梅刚,李泽舟,马磊,牛亚伟,陈小霞,王万立. 2021

[14]450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对小麦田杂草防除效果与安全性. 徐洪乐,樊金星,王欣欣,冯乃林,苏旺苍,薛飞,鲁传涛,吴仁海. 2020

[15]几种农药防治花生蛴螬的田间药效评价. 赵志强,曲明静,鞠倩,李晓,姜晓静,郭晓强. 2014

[16]反应时间、芯壁比及表面活性剂用量对阿维菌素微囊制备的影响. 李敏,翟晓曼,曲文岩,折冬梅,李凤敏,黄啟良. 2010

[17]两种微囊悬浮剂对矢尖蚧田间药效评价. 刘浩强,胡军华,李鸿筠,冉春,姚廷山,雷慧德,仲苏林,章东生,曹雄飞. 2009

[18]20%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对斑马鱼的毒性研究. 刘彦良,刘峰,慕卫,叶正和. 2007

[19]25%丙草胺CS对水稻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和作物安全性评价. 彭亚军,陈雄杰,邓超,田彬,杨美琳,金豪,刘都才,马国兰,邓希乐. 2024

[20]蚜粉克星防治小麦穗蚜兼治白粉病的试验. 赵桂东,李茹,周玉梅,朱海波.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