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菌双向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其菌丝体多糖抗氧化活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亚倩

作者: 任亚倩;庄孟颖;刘兴健;吴小平;张君丽;郑明锋;傅俊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绣球菌;马尾松松针;双向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22 年 012 期

页码: 2-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优化马尾松松针-绣球菌双向液体发酵条件,并探究绣球菌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为绣球菌菌丝体的高效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向液体发酵法,即在绣球菌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适量马尾松松针粉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马尾松松针添加量(0.50,0.75,1.00,1.25,1.50 g/L)、发酵时间(12,16,20,24,28,32 d)、绣球菌接种量(25,50,75,100,125,150 mL/L)、pH(4,5,6,7,8)对绣球菌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优化双向液体发酵条件。以未添加马尾松松针粉的处理为对照组,提取菌丝体多糖,采用红外光谱对菌丝体的多糖结构进行分析。测定菌丝体多糖对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当马尾松松针粉末添加量为1.25 g/L、发酵时间为24 d、接种量为100 mL/L、pH为5时,绣球菌菌丝体生物量均较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马尾松松针-绣球菌双向液体发酵的最优条件为:马尾松松针粉末添加量1.25 g/L、发酵时间24 d、pH为4、接种量125 mL/L,在此条件下绣球菌菌丝体生物量可达到(11.16±0.22) g/L。与对照组相比,双向液体发酵绣球菌菌丝体生物量提高了约162.10%。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松针-绣球菌双向液体法发酵得到的菌丝体多糖与对照组的红外主要吸收峰一致。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绣球菌菌丝体多糖对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结论]得到了马尾松松针-绣球菌双向液体发酵产绣球菌菌丝体的最佳条件,此条件下得到的菌丝体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分类号: TQ929.2

  • 相关文献

[1]探析羊肚菌菌丝体富硒培养条件优化及其菌丝体硒多糖抗氧化活性. 张跃非. 2018

[2]6种双歧杆菌发酵对绣球菌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王宏雨,翁梦婷,孔子浩,张迪. 2024

[3]猴头菌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理化特征的比较. 杨焱,周昌艳,白韵琴,张劲松. 2001

[4]药用真菌樟芝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及活性的研究. 刘华,周堃,贾薇,张劲松,潘迎捷. 2007

[5]绣球菌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张作法,王富根,陈建飞,吕国英. 2019

[6]绣球菌的生产现状与保健功效. 林衍铨. 2021

[7]基因组测序分析广叶绣球菌SP-A菌株的遗传差异. 杨驰,马璐,肖冬来,江晓凌,刘晓瑜,林衍铨. 2021

[8]碳源和氮源对绣球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林衍铨,马璐,应正河,江晓凌. 2011

[9]绣球菌子实体农艺指标动态模拟及三维重建研究. 黄语燕,王涛,许浩斌,蒲宝山,陈永快. 2024

[10]广叶绣球菌菌渣栽培金针菇的基质试验研究. 江晓凌,马璐,应正河,杨驰,林衍铨. 2018

[11]绣球菌降血糖作用及活性成分分析. 吕国英,蔡为明,王富根,张作法. 2021

[12]响应面法优化绣球菌多糖脱色工艺研究. 王宏雨,张迪,廖剑华,林衍铨,王泽生. 2014

[13]不同光质光量对绣球菌菌丝生长及原基形成的影响. 应正河,林衍铨,马璐,江晓凌. 2013

[14]绣球菌菌丝营养生理特性研究. 黄建成,应正河,余应瑞,李开本. 2007

[15]绣球菌生物学特性若干问题的研究. 林衍铨,林兴生,余应瑞,何锦星. 2007

[16]绣球菌栽培条件优化. 林衍铨,马璐,江晓凌,应正河. 2012

[17]绣球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应正河,林衍铨,江晓凌. 2011

[18]碳源和氮源对绣球菌茵丝生长的影响. 林衍铨,马璐,应正河,江晓凌. 2011

[19]树脂在绣球菌多糖脱色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林勇,王宏雨,张迪,肖冬来,廖剑华,林衍铨,毛方华. 2014

[20]绣球菌营养价值主成分分析. 马璐,林衍铨,江晓凌,应正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