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抑草效果与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高峰
作者: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玉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抑草效应;农艺性状;苗龄;根际距离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4 年 22 卷 11 期
页码: 1348-13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明确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对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及其后代抑草效果的影响及相互关系,对发掘与利用野生种质资源的化感基因培育水稻化感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化感抗稗草长雄野生稻、亚洲栽培稻‘RD23’及其杂交F1代(RD23×O.longistaminata)和F2代单株分离群体为材料,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温室盆栽试验相结合方法,研究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对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抑制稗草的影响,并探讨三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室内生物测定为强化感潜力的水稻材料在盆栽条件下对稗草的密度防效、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并非总强于弱化感和无化感作用的水稻材料,但在根际距离0~3 cm时,强化感潜力水稻材料对伴生稗草的抑制效应显著强于弱化感潜力和无化感作用的水稻材料。不论供试材料化感潜力强弱,当根际距离大于3 cm时,株型高大、分蘖强的供试水稻材料在盆栽条件下对稗草的密度防效、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均显著强于株型矮小、分蘖少的材料。供试水稻材料在不同苗龄对稗草的抑制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异,苗龄60 d的供试材料在根际距离0~3 cm范围内对伴生稗草的密度防效均小于苗龄30 d的对应处理组,但对伴生稗草的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则大于苗龄30 d对应处理组;之后随着距离的增加,除根际距离在3~6 cm的密度防效外,其他均无显著差异。在根际距离0~3 cm时,供试材料的化感综合效应指数(SE)与对伴生稗草的密度防效、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显著相关,但随根际距离的增加相关性逐渐减小;株高和分蘖数与稗草的密度防效不相关,与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田间抑草效果与化感潜力、苗龄、株高和分蘖数等因素相关,在根际距离0~3 cm时,化感作用在苗龄30 d的强化感潜力水稻材料的抑草效应中起主要作用。
分类号: S511.9
- 相关文献
[1]水稻品种化感特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周少川,孔垂华,李宏,卢德城,胡飞. 2005
[2]水氮互作下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与田间抑草效果. 张付斗,徐高峰,李天林,陶大云,徐鹏,张玉华. 2011
[3]温度对不同叶龄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化感作用的影响.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玉华. 2016
[4]广东水稻品种(品系)的化感作用及与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李宏,周少川,卢德城,黄道强,王家生. 2004
[5]水稻化感品种抑草效应研究. 卢德城,周少川,李宏,黄道强,王家生. 2004
[6]长雄野生稻红米基因的发掘定位研究. 刘仕琴,周家武,李静,徐鹏,邓先能,胡凤益,王荔,陶大云. 2009
[7]长雄野生稻黑壳基因的分子定位及遗传研究. 邓伟,周家武,李静,胡凤益,徐鹏,邓先能,王荔,陶大云. 2010
[8]多年生稻稻瘟病抗性评价. 何奕霏,秦世雯,张石来,黄光福,张静,杨勤忠,胡凤益. 2021
[9]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全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 李丽娟,蔡晶,张石来,王荔,胡凤益. 2012
[10]三种改良提取长雄野生稻根叶总RNA方法的比较研究. 林海妹,郭安平,王晓玲,郭运玲,孔华,贺立卡. 2009
[11]长雄野生稻地下茎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 林海妹,郭安平,王晓玲,郭运玲,孔华,贺立卡. 2009
[12]长雄野生稻紫色柱头性状的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 陈志伟,邓伟,李飞,周家武,李静,徐鹏,邓先能,胡凤益,王荔,陈善娜,陶大云. 2010
[13]越夏茬大棚不同栽培条件对硬果型番茄“红桔”产量的影响. 崔聪聪,王秀芝,李尽朝,白晓雷,孟令强. 2010
[14]不同穴盘规格和苗龄对番茄幼苗质量的影响. 刘敏,张晓梅,孟令强,曲宝茹. 2011
[15]不同苗龄分苗对辣椒植株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杨红,姜虹,韩世玉,余文中,詹永发. 2007
[16]不同海拔地区播期与苗龄对油研10号产量的影响. 田世刚,李鹏,刘晶,陈颖. 2007
[17]苗龄对甘蓝产量及收获适期的影响. 潘永飞,戴忠良,毛忠良,吴国平. 2010
[18]播期和苗龄对简易育苗移栽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熊洁,丁戈,戴熙燕,陈伦林,李书宇,邹晓芬,邹小云,宋来强. 2016
[19]育苗方式对番茄苗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丁小涛,郝婷,金海军,张红梅,余纪柱. 2014
[20]穴盘苗龄对甘蓝上市期及存圃期的影响. 潘跃平,戴忠良,潘永飞.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不同入侵地区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表型观测分析
作者:范泽文;郑凤萍;杨云海;杨韶松;张付斗;申时才;徐高峰;张志燕;钏丽;崔宇琛
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植物性状;植物可塑性;酶活性;同质园试验
-
2种农作物对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茎节克隆繁殖与生长的影响
作者:吴冉迪;葛丽清;张付斗;申时才;杨云海;杨韶松;郑凤萍;范泽文;高家乐;徐高峰
关键词:空心莲子草;红薯;香茅草;克隆繁殖
-
白花金钮扣水提液对4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
作者:杨轲欣;吴晓涵;郑凤萍;范泽文;吴冉迪;徐高峰;杨云海;张付斗;杨韶松;申时才
关键词:白花金钮扣;杂草;化感作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
蚕豆秸秆还田减施氮肥对烟田氮流失控制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吴迪;李家逵;白继元;李江舟;李家瑞;徐高峰;申时才;陈华;何玉华;代快
关键词:高原湖泊;施氮量;氮流失;烤烟;蚕豆秸秆;氮素利用率
-
科研事业单位提高管理运行效率的措施
作者:张玉华
关键词:
-
新时期科研单位财务智能报销系统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玉华
关键词:财务报销系统;科研单位;新时期;应用分析
-
甘薯提取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作者:马光宗;徐高峰;杨韶松;杨云海;张付斗;温丽娜;陶琼;申时才;叶敏
关键词:甘薯;萃取物;化感作用;抑制率;化感响应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