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白菜田赤眼蜂的采集与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岩

作者: 刘岩;张树权;陈思;武琳琳;黄文功;刘思竹;周菲;陈晶;李岑;胡莹莹;袁红梅;姚玉波;张利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菜;赤眼蜂;采集;鉴定;天敌;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0 年 018 期

页码: 119-1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解决黑龙江省白菜田赤眼蜂资源基础资料零散不详实、资源鉴定及物种编目领域薄弱等问题,通过采集自然栖息地白菜田害虫卵,利用米蛾卵卡诱集及田间扫网采集3种方式,对白菜田寄生蜂资源进行采集,明确不同采集方式所采集的寄生蜂种名、拉丁名、采集时间及科、亚科或属等分类地位.同时,利用外部形态及雄性外生殖器形态学特征对4种具有代表性的赤眼蜂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 Pang et Chen)、暗黑赤眼蜂(T.pintoi Voegelé)和稻螟赤眼蜂(T.japonicum Ashmead)对触角、胸腹部、翅及雄性个体外生殖器的形态进行鉴定,完善我省蔬菜害虫天敌赤眼蜂的资源数据库,为后续大规模发掘优势天敌昆虫资源开展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476.3

  • 相关文献

[1]广东省几种野外赤眼蜂的采集及鉴定. 陈轶,张英杰,黄寿山,陈炳旭. 2011

[2]赤眼锋利用研究概况. . 1998

[3]不同世代发生区赤眼蜂防治二化螟效果差异分析. 周淑香,李丽娟,毛刚,刘剑,孙康娜,李光雪,高月波,鲁新. 2021

[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害虫生物防治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 赵灿,张宝鑫,袁曦,宋子伟,刘子欣,李敦松. 2020

[5]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防治红树林害虫技术. 罗辑,常明山,李德伟,牟晓伟,程鸿远,蒋学建,吴耀军,邓艳. 2018

[6]赤眼蜂抗药性的选育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吴红波,金道超,张帆. 2003

[7]4株虫生真菌对亚洲玉米螟致病力评价及其与松毛虫赤眼蜂的相容性. 赵宇,姜媛媛,田艺帆,王佳江,隋丽,张云月,李启云,路杨,张正坤. 2023

[8]四种赤眼蜂对槐尺蠖卵的寄生能力及适应性. 王泽华,杨帆,王兵,张帆,宋婧祎,王山宁. 2022

[9]赤眼蜂对向日葵螟的防治研究. 李敏,康子洋. 2014

[10]赤眼蜂在我国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向玉勇,张帆. 2011

[11]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效果. 韦振飞,何燕芳,覃艳,闭闻文,马秋明,韦玉全,梁永检. 2022

[12]应用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的效果研究. 王立达,赵秀梅,周传余,闫锋,李青超,韩冬伟,于运凯,杨莹,迟莉. 2010

[13]黑龙江省二代区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模式效果. 赵秀梅,王立达,李青超,郑旭,王连霞,刘洋,刘悦,兰英,韩业辉. 2022

[14]大豆食心虫发生规律及生物防治技术. 王连霞. 2011

[15]5种赤眼蜂对红脉穗螟卵的寄生力比较. 林玉英,金涛,马光昌,温海波,龚治,彭正强. 2020

[16]性诱剂和赤眼蜂防控云南保山水稻二化螟田间试验. 秦得强,吴永丽,李贵勇,杨从党,罗雁婕,沈云峰,何成兴,吴文伟. 2023

[17]赤眼蜂生物防治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于洋,孙伟,文永革. 2015

[18]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Olivier)]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技术. 王连霞. 2007

[19]印度甘蔗害虫生物防治. 李婕,黄应昆,仓晓燕,单红丽,王晓燕,李文凤. 2018

[20]吉林省玉米螟生物防治现状与展望. 陈立玲,张庆贺,薛争,白洪玉,张振铎,吕跃星,鲁新.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