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花生‖鲜食玉米高值化生产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南镇武

作者: 南镇武;孟维伟;张佳蕾;郭峰;王建国;刘柱;张正;万书波

作者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鲜食花生;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值化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4 年 03 期

页码: 518-5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利用鲜食玉米生育期短、鲜食花生提前收获的特点,创新发展了鲜食花生‖鲜食玉米高值化生产技术,该技术在黄淮地区可以实现鲜食花生‖鲜食玉米一年两季种植。本文通过分析该技术在适宜模式、品种和机械的选择以及抢墒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防控、旺长调控、收获与储运等环节的关键要点,及其主要优势和应用前景,以期为该技术在粮油主产区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分类号: S513`S565.2

  • 相关文献

[1]适宜重庆区域的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田红琳,高素荣,易靖,邓长琴,刘严,张光列,刘广银,廖江,吴毓,冉子渝. 2024

[2]山西省秸秆高值化循环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石红卫,王慧杰,冯瑞云,梅超,南洋,刘跃鹏,刘晶. 2020

[3]基于油莎豆加工副产物高值化油茶开发及其香气表征研究. 万静宜,吴春玲,郭媛,李露露,董杰,张雷,康立宁. 2022

[4]动物血中血红蛋白多肽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张炫,唐道邦,陈之遥,张友胜,张业辉,刘学铭. 2015

[5]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初报. 罗艳,赵健,段晓红,郭忠富,连金番,王永宏,张文杰. 2020

[6]紧凑型玉米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多模式的对比研究. 王伟,王亚萍,李荣玉,刘惠芳. 2023

[7]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耕种机械化研究进展. 单海勇,严旖旎,张晋,刘旭杰,韩笑,刘建. 2024

[8]大豆对遮阴胁迫的光合生理和农艺特性响应研究进展. 赵志鑫,傅蒙蒙,李曙光,王亚琪,余希文,杨加银,徐海风. 2023

[9]宁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现状和发展对策. 姬月梅,罗瑞萍,连金番,沈静,朱志明,张战胜. 2023

[10]10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应用效果评价. 耿亚玲,王华,王玲慧,刘明轩,蒿文仙,刘小民,高占林,袁立兵,石洁. 2023

[11]带状复合种植对大豆和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何兵,谭春燕,龚锡震,徐熙,娄利娇,朱星陶,杨春杰,陈佳琴. 2023

[12]大豆玉米带状复种模式下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周萍,崔岭,王海燕,钱素菊,崔亚坤,陈艳萍,袁建华. 2023

[13]菽玉真的不可兼得吗:带状复合种植对玉米大豆生产的影响研究-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模拟分析. 张姝,王晓君,吕开宇,胡向东. 2022

[14]四川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植保工作实践与思考. 马利,陈顺桃,封传红,尹勇,周小刚,徐兴全,伍亚琼. 2022

[15]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不同大豆密度试验初探. 赵娟娟,邢新华,董玲霞,张云,刘超. 2023

[16]河西灌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与应用效果. 刘占鑫,李长亮,陈光荣,韦瑛,王立明,杨如萍,张国宏,董博,李城德,杨桂芳. 2018

[17]玉米品种及配置模式对湖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罗正,王恒震,赵志坚,黄山,陈元伟. 2024

[18]灰色关联度分析在鲜食花生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刘水东,姜永平,何林池,郝德荣,邢建美,黄昭平,周金凤. 2009

[19]鲜食花生感官品质主导分析、优异品系筛选与遗传力估算. 王传堂,王秀贞,吴琪,王志伟,唐月异,杜祖波,刘峰,李秋. 2018

[20]浙江花生小京生产业现状及育种策略. 李付振,吴列洪,梁尹明,沈升法,赵文革.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