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根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慧菊

作者: 张慧菊;田敏;杨明愈;刘海怡;林原;柳蓉;秦玉芝;熊兴耀;胡新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种植方式;密度;肥料;产量;细菌群落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7-1032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17-26,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华薯5号’为材料,于2022、2023年在湖南省株洲市开展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土壤化学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方式(种植密度为82500株/hm2,施硫酸钾复合肥1 125 kg/hm2、有机肥1 500 kg/hm2、生物酶活化磷肥750 kg/hm2、40%硫酸锌15 kg/hm2)的株高、茎粗高于农民方式(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施750kg/hm2硫酸钾复合肥)和高产方式(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施1 500 kg/hm2硫酸钾复合肥);2022、2023年高产高效方式的产量分别为28.78、46.83 t/hm2,显著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的;高产高效方式的土壤pH、有机质(SOM)含量和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的;高产方式显著提高了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采用高通量测序对不同种植方式马铃薯根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产方式的OTUs、Chao1指数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农民方式与高产方式、高产高效方式的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高产高效方式门水平上Proteobacteria和Deferribacterota相对丰度及属水平上Mucispirillum和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均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RDA分析表明,土壤pH、N、P、K、有机质含量及土壤脲酶活性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SEM分析表明,土壤pH和SOM、N、P、K含量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变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综上所述,与农民方式、高产方式相比,高产高效方式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缓解土壤酸化和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根区土壤细菌主要优势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块茎产量。

分类号: S532%S154.3

  • 相关文献

[1]种植方式对银北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特性及油葵产量的影响. 李磊,王晶,樊丽琴,吴霞,张永宏. 2020

[2]不同肥料和密度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田丰,张永成,张凤军,石小红,马福荣. 2010

[3]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对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石小红,田丰,张永成,张风军,马福荣. 2009

[4]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马铃薯新品种黔芋1号的影响. 李标,彭慧元,李飞. 2012

[5]高粱茅粱1号高产优化栽培技术探讨. 周开芳,左明玉,郑明强,张明生,任明见. 2013

[6]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旱地粮用豇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冬梅,刘恩科,张伟,姜春霞,王晓娟,刘化涛,闫六英. 2018

[7]幼龄胶林下种植密度和方式对菠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赵维峰,杨文秀,张艳芳,刘胜辉. 2019

[8]种植方式和密度对丹参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韩守萍,倪大鹏,朱京斌,朱彦威,单成钢,王志芬. 2009

[9]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光荣,高世铭,张国宏,王立明. 2010

[10]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不同平作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宇. 2019

[11]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陈喜昌,李波,张宇,张立国. 2011

[12]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粱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刘志,孔凡信,辛宗绪,吴宏生. 2018

[13]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粱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刘志,孔凡信,辛宗绪,吴宏生. 2018

[14]不同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温日宇,郭耀东,刘建霞,姜庆国. 2011

[15]种植方式对高寒阴湿旱作区马铃薯的影响. 罗爱花,陆立银,胡新元,谢奎忠,柳永强,孙小花. 2020

[16]密度、基肥、追肥对菊芋产量的影响. 门果桃,张宇,邓忠泉,刘俊,门永亮,陈利平,缪恺,孙广琴. 2016

[17]粤优938在缅甸的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崔必波,李亚芳,耿安红,时丕彪,王军,钱兵,严辉民,蒋银涛,孙扣忠. 2017

[18]大麦新品种蒙啤麦3号肥料与密度效应研究. 张凤英,包海柱,史有国,吕二锁,刘志萍,徐光祥. 2016

[19]烤烟品种RG12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研究. 向金友,程智敏,黄胜. 2012

[20]甘薯郑红22脱毒及适宜密度、肥料配比研究. 杨育峰,张晓申,王慧瑜,王雁楠,徐心志,陈献功,张莉,杨晓平,杨国红,平西栓.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