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金金
作者: 蒋金金;苏汉东;洪登峰;杨光琴;闫磊;徐扬;张阳;张立新;韩方普;金双侠;夏兰琴;王幼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技术;作物育种;基因编辑;分子标记;遗传转化
期刊名称: 植物生理学报
ISSN: 2095-1108
年卷期: 2023 年 08 期
页码: 1436-14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生物技术在植物科学领域和作物育种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能有效促进植物重要性状相关基因和染色体片段的挖掘及应用,实现植物抗逆、抗病、产量、品质等性状的遗传改良。目前,利用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已成功鉴定大量作物关键性状的候选基因和优异等位变异,并结合基因工程、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等技术实现了作物的性状改良和遗传育种。本文基于植物生物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在育种应用中的前景和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作物生物育种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分类号: S330
- 相关文献
[1]基因组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及监管现状. 秦瑞英,殷三,李娟,李浩,杨亚春,杨剑波,魏鹏程. 2019
[2]除草剂抗性农作物育种研究进展. 李燕敏,祁显涛,刘昌林,刘方,谢传晓. 2017
[3]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郑红艳,王磊. 2018
[4]CRISPR/Cas9系统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黄娟,邓国富,高利军,高菊,卿冬进,朱昌兰. 2018
[5]诱变技术和生物技术在作物杂种优势育种中的应用. 吕善勇,陈晓. 1992
[6]利用花药相关基因及启动子创制雄性不育种质研究进展. 杨晓杰,房卫平,谢德意,周小玲,赵元明,赵付安,唐中杰,李付广. 2011
[7]利用花药相关基因及启动子创制雄性不育种质进展. 杨晓杰,赵付安,谢德意,赵元明,唐中杰,李付广,房卫平. 2011
[8]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何利娟,徐如梦,李冬月,郑超,郑二松,梁伟芳,周洁,杨勇,陈剑平,王栩鸣,严成其. 2019
[9]生物技术在小麦抗锈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玲,虎梦霞,张文涛,王万军,曹世勤,黄瑾,张勃,孙振宇,贾秋珍. 2024
[10]植物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张博,马永硕,尚轶,黄三文. 2020
[11]纳米材料在农作物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薛琴琴,韩贝贝,吴雪晴,李沛,李莹莹,吴庆钰. 2020
[12]基于绿豆发状根的快速CRISPR/Cas9基因编辑方法. 闫强,胡亚群,薛冬,周琰琰,丁佩,韦雅雯,袁星星,陈新. 2023
[13]草莓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程林梅,张一萍,孙毅,杜建中. 2002
[14]荔枝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王家保,贾彩红,徐碧玉,金志强,李美英. 2008
[15]Bar基因转化草原1号苜蓿的研究. 刘艳芝,王玉民,刘莉,隋松兵,李望丰,董英山*. 2004
[16]油菜子叶和下胚轴再生体系及其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黄先群. 2006
[17]菊苣再生体系建立及转AFL2基因的研究. 程林梅,曹秋芬,高洪文,黄静,孟玉平. 2004
[18]现代生物技术在辽宁省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林凤,杨立国,石太渊,赵海岩,郑文静,王金艳,肖军. 2003
[19]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卢峰,吕香玲. 2006
[20]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王武台,吴锋,高国训,黄亚杰,郎朗.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浙江省不同地理尺度有机茶稳定同位素特征差异分析
作者:郭祖闯;李春霖;徐扬;聂晶;邵圣枝;黄涛;袁玉伟
关键词:有机茶;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不同类别;地理尺度
-
虾类复合防黑保鲜剂配方优化与应用
作者:李琳;徐扬;孙永;赵玲;曹荣;张朝辉
关键词:中国对虾;黑变;酚氧化酶;保鲜;微生物多样性
-
吉林省南瓜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尹一合;安仕博;于翠香;赵春波;张阳;赵福顺
关键词:南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盐胁迫下氮素对花生种子萌发和种子际细菌菌群结构的调控
作者:徐扬;张瑞英;戴良香;张冠初;丁红;张智猛
关键词:花生;盐胁迫;发芽率;产量;种子际;细菌菌群结构
-
盐碱地花生棉花等幅间作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作者:戴良香;姜常松;袁光;徐扬;张冠初;郭庆;张晨;兰文斐;李帆;丁红;张智猛
关键词:盐碱地;花生/棉花间作;农艺性状;光合特性;效益
-
1985-2019年中国苔藓产业专利布局与趋势分析
作者:吴志;徐扬;王代容;韩庆斌;刘平;刘晓荣
关键词:苔藓;专利分析;产业技术;现状;建议
-
生态因子对薄皮甜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作者:于翠香;张海燕;安仕博;赵福顺;陈树良;张阳;徐海钰
关键词:甜瓜;生态区;主要性状;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