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红霖

作者: 陈红霖;田静;朱振东;张耀文;陈巧敏;周素梅;王丽侠;刘玉皎;何玉华;尹凤祥;魏淑红;程须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用豆;产业;种业;现状;展望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493-5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食用豆在中国粮食组成、人类健康、土壤改良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贫困地区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随着食用豆基因组相继被破译,推动了食用豆分子遗传基础和分子育种研究。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抗病虫、耐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食用豆新品种,集成了一批适合不同产区的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生产机械与技术研究初显成效,产后加工技术提升与产品创新研究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随着食用豆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食用豆总产和单产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在过去十年内蚕豆、豌豆由干籽粒生产转变为鲜食菜用生产,食用豆种植面积提高了21.1%,单产提高了3.9%,总产提高了36.8%。随着食用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食用豆种被列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正在形成一批农业企业品牌。在食用豆产业的带动下,品种权保护与转让数量逐渐增多,食用豆种业开始起步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内外市场需求快速上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大力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给食用豆生产和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中国食用豆生产和种业也面临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科研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缺乏突破性大品种、品种权保护力度不够等诸多挑战。本文在总结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分类号: F326.1%F324.6

  • 相关文献

[1]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王欣,李强,曹清河,马代夫. 2021

[2]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李顺国,刘猛,刘斐,邹剑秋,陆晓春,刁现民. 2021

[3]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李顺国,刘斐,刘猛,程汝宏,夏恩君,刁现民. 2021

[4]中国水稻种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 徐春春,闻军清,纪龙,陈中督,方福平. 2022

[5]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许婷婷,宫清轩,江晨,杨伟强. 2010

[6]发展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陈永生,孙玉芳. 2006

[7]我国红茶产业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江用文,滑金杰,袁海波. 2018

[8]蓬勃发展的中国葡萄产业. 刘俊,晁无疾,亓桂梅,刘寅喆,汉瑞峰. 2020

[9]新疆食用豆种业"十四五"发展研究报告. 季良,彭琳,孙广平,徐新年. 2020

[10]江苏省食用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陈新,袁星星,顾和平,张红梅,陈华涛. 2009

[11]肉鸡种业发展现况. 郑麦青,文杰. 2023

[12]我国水产种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刘永新,李梦龙,方辉,李乐,王书. 2018

[13]近年我国水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占小登,王凯,曹立勇. 2023

[14]江苏省种业发展策略研究. 李莉,王宁,高军. 2015

[15]我国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曲国良,吴占文,孙强. 2011

[16]湖南种业深化体制改革现状与发展建议. . 2017

[17]甘肃草莓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卫成,汤玲,潘艳花,贺欢,杨馥霞,唐小刚. 2023

[18]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种业发展现状及实现路径. 赵军明,张慧坚,黄艳,黄浩伦,孙海燕,古小玲. 2021

[19]甘肃省牛种业现状与“十二五”科技发展方向. 梁春年,阎萍,丁学智,郭宪,包鹏甲,裴杰,朱新书. 2011

[20]山东省种业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汪宝卿,赵海军,王翠萍,刘开昌,张立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