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对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高峰

作者: 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申时才;张玉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奇异虉草;小子虉草;种子萌发;环境因子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07 期

页码: 1458-14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室内条件下考察了环境因子温度、pH、盐分、土壤含水量以及种子埋深对外来入侵植物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与小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当温度为5℃、NaCl浓度为0.25 mol/L以及种子埋藏深度达到30 mm时,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的种子完全不能萌发,而同等条件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依次为89.33%、53.33%和95.00%.(2)在pH 4.0~10.0和土壤含水量10.0%~25.0%条件下,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的种子均能萌发;但pH在4.0和10.0以及土壤含水量低于15%时,其发芽率受到显著抑制;当土壤含水量为10%时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19.33%和16.67%,而小麦种子的萌发完全受到抑制.(3)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的幼苗最适生长环境为,温度25℃~30℃、pH为6.0~9.0、NaCl浓度0~0.05 mol/L以及种子埋藏深度为0~5 mm.研究表明温度、盐分和种子埋藏深度是影响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而偏碱性环境更有利于其种子萌发,其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强于小麦.

分类号: S543.9

  • 相关文献

[1]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和经济阈值研究. 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单芹丽,张云,吴迪. 2010

[2]环境因子对黄顶菊种子萌发的影响. 李继泉,徐兴友,郭艾英,胡京蕊,杜淑欣,万方浩. 2009

[3]环境因子对繁缕种子萌发的影响. 于金萍,刘亦学,李琦,张惟,白鹏华. 2021

[4]中国特有药用植物黄花胡椒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郝朝运,胡丽松,范睿,谭乐和,伍宝朵,杨建峰. 2017

[5]白苞猩猩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苏银玲,杨子祥. 2014

[6]鹅观草种子萌发及出苗特性. 谢元,周伟军,陆永良,于晓玥,唐伟. 2019

[7]不同物种和种植比例对小子虉草表型可塑性与竞争效应的影响. 徐高峰,张云,申时才,张付斗,李天林,金桂梅. 2013

[8]油菜类型和品种对外来入侵杂草小子虉草的替代控制作用. 徐高峰,申时才,张云,杨韶松,董立尧,张付斗,金桂梅. 2021

[9]外来入侵植物小子虉草研究进展与展望.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云,毛佳,金桂梅. 2015

[10]烟草青枯病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其防治探讨. 平新亮,何念杰,林媚,王燕斌,温明霞,冯先桔,蔡文. 2009

[11]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地理环境分析与防治对策. 李晓华,李铁军,张俊生,邹桂霞,杨秀荣. 2000

[12]环境因子对稻米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刘建. 2002

[13]西鄂尔多斯濒危植物半日花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陈育,杨劼,张璞进,张雷,清华,赵利清. 2013

[14]贵州绥阳养殖池塘水体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 向燕,关梅,王金乐,李建光. 2014

[15]好氧氨氧化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向燕,李建光,关梅,王金乐. 2012

[16]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土壤温度水分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构建和运行. 马力,王辉,杨林章,夏立忠,李运东. 2014

[17]4种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主要环境因子的日变化比较. 赵统利,朱朋波,邵小斌,陈翠竹,刘兴满. 2008

[18]影响几种芽苗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 张万萍,刘仁杰,江燕,万常蕾. 2011

[19]黄土高原半湿润区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叶片光合性能研究. 胡守林,万素梅,贾志宽,王勇. 2008

[20]不同栽植模式下枣树叶片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王晶晶,李铭,陈奇凌,郑强卿,高疆生.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