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与收获期对水稻灌浆期、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包灵丰

作者: 林纲;赵德明;王丽;贺兵;江青山;张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稻;恢复系;播种期;收获期;灌浆期;产量;米质

期刊名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1-411X

年卷期: 2017 年 38 卷 02 期

页码: 32-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水稻品种(系)的适宜播种时间,确保水稻生产的优质高产。【方法】以6个恢复系及其所配的12个组合为材料,采用4期播种(前后两期间隔6 d),利用二因素两向分组资料无重复观察值模型与最小显著差数测验法(LSD法)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比较,研究不同播期对籽粒产量、灌浆期、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以及成熟后推迟收获对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的恢复系糙米率有显著差异,随着播期的推迟糙米率有降低趋势;籽粒产量、灌浆期、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在不同播期间无显著差异。II优组合不同播期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宜香优组合1~3期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第4期显著减少;不同播期对杂交稻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影响较大,推迟播种会降低糙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但对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影响不显著。第4期推迟收获会导致糙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增加,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不同程度降低。【结论】恢复系和杂交稻在川南3月27日后推迟播种,产量有减产趋势,4月上中旬播种产量减少极显著;恢复系和杂交稻谷粒长宽比不受播期影响;杂交稻灌浆期、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受播期的影响比恢复系大;杂交稻成熟后不及时收获会导致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变差。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小麦高产田套种夏玉米适宜播期与收获期的研究. 雒温生,晁召飞,何义珍. 2007

[2]播种期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和米质影响的研究. 邹冬生,陆魁东,宋忠华,刘云开. 2005

[3]播种期和光照时间对波斯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姚悦梅,潘跃平,毛忠良,王建华,刘小风. 2008

[4]播期和灌浆期温度对辽粳433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影响. 沈枫,蒋洪波,姚继攀,姜秀英,刘博,吕军,刘军,解文孝. 2020

[5]丹东杂草稻与栽培稻的稻米品质分析比较. 周勇军,陆永良,谢晓东,孙兴强,张建萍,余柳青. 2012

[6]利用MAS技术培育水稻多抗、优质强恢复系桂恢663. 韦敏益,秦钢,张月雄,罗同平,马增凤,岑贞陆,陈远孟,李振经,黄大辉. 2019

[7]杂交稻新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胡荣华,王牡丹,王海凤,张书标,马洪丽. 2011

[8]两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材料对白背飞虱抗性的研究. 刘光杰,寒川一成,蒲正国,杨英松,谯青春,沈君辉,谢雪梅,陈仕高,石敦贵. 2003

[9]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 王丰. 2020

[10]杂交稻米质性状的亲本配合力分子标记鉴定. 刘小川,王渭霞,陈深广,余柳青. 2005

[11]特异株型恢复系R456配组的两个杂交组合的抗寒性. 孙灿慧,姜萍,金帮文,倪克鱼. 2003

[12]江西水稻空间育种进展及前景. 陈武,付江帆,吴天顺,黎毛毛,芦明. 2009

[13]类回交育种的思考及拓展.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 2017

[14]中籼杂交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生育特性观察研究. 陈多璞,石英尧,吕凯,丁超尘. 2001

[15]转基因抗虫性水稻恢复系选育及特性分析. 陆贤军,何树林,陈晓娟,卢代华,孙淑霞,李治华,刘光春,张义正,任光俊. 2008

[16]广西常用杂交水稻及其恢复系对短日照处理的反应(英文). 石瑜敏,周行,宋智萍,韦善富,谢丽萍,韦仕邦. 2006

[17]优质杂交稻恢复系稻瘟病抗性初步评价. 卢礼斌,叶宁,郑向华,何琴,杨德卫,刘成德,蒋家焕,叶新福. 2011

[18]水稻恢复系南恢397的选育和应用. 王乌齐,陈美容,江文清,陈泳和,刘端华. 1999

[19]穴盘苗龄对甘蓝上市期及存圃期的影响. 潘跃平,戴忠良,潘永飞. 2010

[20]优质耐抽薹春甘蓝品种润玉的适宜播种期. 潘永飞,戴忠良,潘叶飞,潘跃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