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粒径金花茶茶花粉体物理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梅华

作者: 吴儒华;何全光;杨泉光;潘鸿;张娥珍;黄瑞斌;杨海娟;张洪;潘子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花茶;粉体;粒径;物理特性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76-8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3种不同粒径范围金花茶茶花粉体的流动性、溶解性、功能成分皂苷溶出量等物理特性,并结合激光粒度分布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直观分析。结果表明:普通粉(平均直径133.90μm)、超微粉(平均直径15.76μm)、纳米粉(平均直径201.50 nm)的粒径依次减小,细胞破碎程度、不规则度依次增加,差异显著;随粒径减小,粉体的流动性、松密度、润湿性、膨胀力先减小后增加,以普通粉最高;持水力普通粉最高,超微粉次之;水溶性、皂苷溶出量呈现先增大后略微减小的趋势。说明不同粒径金花茶茶花粉体特性各不相同,综合比较下,超微粉具有较高的溶解率、皂苷溶出量,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加工方便,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分类号: TQ914.1`TS272

  • 相关文献

[1]小麦超微粉体种衣剂技术研究. 解惠光,吕云波,郑铁军,晏晖. 1997

[2]乙福酮超微粉体种衣剂对小麦和玉米前期病虫害防治效果的研究. 郭玉莲. 2000

[3]不同粒径黑果枸杞粉体的理化性质分析. 刘文卓,雷菁清,崔明明,孙小凤,肖明. 2020

[4]祁门红茶超微粉碎技术研究. 丁勇,廖万有,周坚. 2009

[5]微波预干燥时间对芦笋老茎粉体干燥品质的影响. 张明,马超,和法涛,范祺,于发家,贾洪玉. 2023

[6]不同调质温度对超期库存稻谷粉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石悦,钱广宇,杨洁,李军国,李方方,李俊,姚婷,雷雨衡. 2025

[7]金花茶种苗繁育与栽培管理研究进展. 张武君,刘保财,赵云青,黄颖桢,陈菁瑛,邹福贤,邓巧勤. 2018

[8]干旱胁迫对金花茶幼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武君,黄颖桢,赵云青,刘保财,陈菁瑛. 2018

[9]不同遮阴栽培对金花茶叶片生理和药用品质的影响. 张武君,刘保财,陈菁瑛,赵云青,黄颖桢,陈学圣. 2019

[10]金花茶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分析. 张武君,刘保财,赵云青,黄颖桢,陈菁瑛. 2020

[11]金花茶扦插关键技术. 黄昌艳,周主贵,王晓国,邓杰玲,李先民,卜朝阳. 2018

[12]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及提取分离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张佩霞,于波,邹春萍,黄丽丽,赵超艺,孙映波. 2019

[13]金花茶种子萌发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周主贵,王晓国,卢家仕,关世凯,卜朝阳. 2016

[14]金花茶与其伴生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熊忠臣,骆文华,王满莲,王代容,文香英. 2012

[15]不同生根剂和基质对金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 卜朝阳,王晓国,邓杰玲,闫海霞,周主贵. 2018

[16]金花茶2种体胚发育途径蛋白表达的双向电泳分析. 杨旸,邓素芳,赖钟雄. 2011

[17]不同种金花茶对炭疽病的自然抗性评价. 周主贵,黄昌艳,王晓国,黄展文,邓杰玲,卜朝阳,黄思良,林善海. 2019

[18]高温胁迫对金花茶耐热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武君,邹福贤,陈菁瑛,刘保财,黄颖桢,赵云青. 2017

[19]广西金花茶根系丛枝菌根真菌染色方法探讨. 许诗萍,高日芳,张金莲,宋娟,李冬萍,何苑皞,曾诗媛,陈廷速. 2024

[20]金花茶花粉离体萌发及低温处理探究. 张佩霞,于波,陈金峰,赵超艺,邹春萍,孙映波.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