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闷棚与蔬菜秸秆原位还田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义利

作者: 何义利;丁建莉;魏丹;李沛;黄子鹏;张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设施闷棚;蔬菜秸秆;原位还田;真菌群落;群落功能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23 年 023 期

页码: 83-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辣椒秸秆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土壤真菌的 ITS序列,试验设置3 个处理分别为秸秆不还田(CK)、秸秆还田(NK)和秸秆还田加菌剂(TJ),测定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以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等相关指标,研究了设施蔬菜秸秆原位还田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阐明土壤生态群落结构对蔬菜秸秆还田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与闷棚前土壤相比,秸秆还田加菌剂显著提高了电导率,同时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 58.25%、219.50%、34.59%和 101.70%.秸秆还田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使得优势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提高了 9.17%,优势菌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 0.17%;但与闷棚前相比,闷棚使得优势菌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 8.29%.土壤的理化因子对所有样品中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EC值>pH>水溶性有机碳>速效钾.设施蔬菜秸秆还田显著增加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含量,并且秸秆还田添加腐熟菌剂处理增加更显著.蔬菜秸秆原位还田改变了真菌群落组成,但并没有增加病原菌的含量,植株生长过程中也没有病虫害发生,表明秸秆原位还田与闷棚相结合是科学的农艺措施.

分类号: X172

  • 相关文献

[1]红菜薹废弃物还田对四季豆产量和养分累积的影响. 徐大兵,谢媛圆,夏贤格,周剑雄,袁家富,赵书军. 2020

[2]京郊露地蔬菜废弃物原位还田的农学效应研究. 刘本生,杨岩,孙钦平,李吉进,许俊香. 2018

[3]扭黄茅+三芒草群落对干热河谷区雨后径流的再分配作用. 杨淏舟,王艳丹,岳学文,余建琳,史亮涛,冉林,何光熊. 2021

[4]赤眼蜂与柞蚕卵共生细菌群落分析及功能预测. 袁伟宁,魏玉红,郭建国,郭致杰. 2023

[5]用于藤茎类秸秆的大型立式粉碎机设计与试验. 褚斌,齐自成,孙立刚,韩梦龙,赵峰,李寒松. 2021

[6]基于宏转录组研究蔬菜秸秆发酵体系细菌群落. 丁建莉,魏丹,金梁,李艳,李樵,吴凯. 2020

[7]HCl预处理对蔬菜秸秆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李屹,姚百伦,孟艳,韩睿. 2023

[8]沼液预处理对蔬菜秸秆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孟艳,汪微,葸全财,李屹,陈来生,杜中平,韩睿. 2022

[9]蔬菜秸秆与牲畜粪便共消化特性及关键微生物分析. 孟艳,李屹,杜中平,韩睿. 2023

[10]KOH固态预处理对蔬菜秸秆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孟艳,李屹,杜中平,陈来生,韩睿. 2022

[11]东北黑土区不同纬度农田土壤真菌分子生态网络比较. 胡晓婧,刘俊杰,魏丹,朱平,崔喜安,周宝库,陈雪丽,金剑,刘晓冰,王光华. 2018

[12]羊肚菌烂柄病发生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陈诚,李强,王剑,伏荣桃,金鑫,熊川,卢代华. 2018

[13]镉胁迫对2种油菜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杜云燕,张大为,陈红松,吴金锋,周定港,金德才,严明理. 2021

[14]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龙胆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高嵩,孙文松,于春雷,李玲,张天静. 2021

[15]不同轮作模式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姚姿婷,杨炎昌,姚潇,何团,郑虚,蒙炎成,邹承武. 2021

[16]黄萎病不同发生程度棉田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刘海洋,王伟,张仁福,热西达·阿不都热合曼,姚举. 2019

[17]添加毛叶苕子对红壤旱地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赵竟茹,晏蒙,吴远诺,刘天赐,李绍兵,冷珂,项兴佳,刘佳. 2024

[18]镉污染对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罗路云,蒋宏华,王殿东,郑立敏,张德咏,曾军,彭俊彩,张卓. 2022

[19]海南青枯病抗、感桑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涂娜娜,武华周,娄德钊,卢芙萍,耿涛,王树昌. 2021

[20]黄河下游冲积平原轮作休耕农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 南镇武,刘柱,孟维伟,代红翠,徐杰,王娜,刘灵艳,王旭清,刘开昌.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