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腐霉茎腐病种质标记基因型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洋

作者: 杨洋;郭成;孙素丽;陈国康;朱振东;王晓鸣;段灿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腐霉茎腐病;分子标记;抗病标记基因型;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9 年 006 期

页码: 1418-14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腐霉茎腐病(Pythium stalk rot)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本研究利用14个与8个抗玉米茎腐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对196份抗腐霉茎腐病玉米种质进行抗病标记基因型鉴定,并采用42对多态性SSR标记对54份抗病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阐明玉米抗腐霉茎腐病种质的标记基因型和遗传背景,并为资源的有效利用、新基因的挖掘和杂种优势模式确定提供参考信息.14个与抗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将196份抗性种质鉴定为128种标记基因型,表明存在多样的抗性基因组合方式.191份种质获得与齐319、X178或1145中一个或多个的相同的扩增,表明97.45%种质可能含有与3个抗玉米茎腐病材料相同的抗病基因;粤61、郑653、赤L136、白53和18--14共5份种质均未扩增出与齐319、X178和1145相同的标记基因型,可能携带其他抗茎腐病基因;遗传背景相近的抗性种质分属不同的标记基因型,表明抗病种质携带的抗病基因可能在育种选择中发生了分离.42对多态性SSR引物在54份抗病材料中共检测出119个等位基因(Na),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9.1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7070,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为0.3999,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584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527,变幅为0.2061~0.7844;通过UPGMA聚类分析,54份抗病材料被划分为2个类群,共6个亚群中,分别是旅大红骨亚群、BSSS亚群、塘四平头亚群、PA亚群、PB亚群、Lan亚群,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我国6个杂种优势群中均含有较为丰富的抗腐霉茎腐病种质资源,其中PA亚群包含的抗病种质最多.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玉米抗南方锈病种质标记基因型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段灿星,江凯,秦子惠,孙素丽,宋凤景,王晓鸣. 2015

[2]玉米种质和新品种对腐霉茎腐病和镰孢穗腐病的抗性分析. 段灿星,王晓鸣,武小菲,杨知还,宋凤景,赵立萍,孙素丽,朱振东. 2015

[3]玉米茎秆中糖代谢水平与玉米生育期和植株抗性关系. 宋凤景,王晓鸣. 2014

[4]玉米自交系齐319抗腐霉茎腐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定位. 宋凤景,肖明纲,李洪杰,段灿星,武小菲,王晓鸣. 2014

[5]SSR分子标记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王若丁,钟鹏,王建丽,高海娟,孙蕊,李伟,徐艳霞,杨曌,李莎莎,王晓龙,刘丽. 2024

[6]利用 RFLP、SSR、AFLP和 RAPD标记分析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袁力行,傅骏骅,Warburton M,李新海,张世煌,Khairallah M,刘新芝,彭泽斌,李连城. 2000

[7]玉米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群研究. 袁力行,张世煌,傅骏骅,李新海,彭泽斌,田志国,李明顺. 2000

[8]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中的应用. 王明泉. 2010

[9]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种优势群划分. 林峰,梁帅强,周玲,赵涵. 2015

[10]玉米分子图谱的构建和遗传多样性评价. 王天宇,黎裕. 2000

[11]玉米种质资源抗腐霉茎腐病和镰孢茎腐病精准鉴定. 段灿星,曹言勇,董怀玉,夏玉生,李红,胡清玉,杨知还,王晓鸣. 2022

[12]长臀鮠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孔杰,蒋晓红,周洲,张竹青,周路,李道友. 2016

[13]分子标记在鲟鱼研究中的应用. 孔杰,关梅,周洲,李建光. 2013

[14]分子标记在鱼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孔杰,王金乐,关梅,杨兴. 2012

[15]石榴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刘兴满,葛金涛,吴秋月. 2015

[16]宁夏89份粳稻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甘晓燕,李苗,关雅静,陈晓军,宋玉霞. 2009

[17]利用AhMITE转座子分子标记研究花生栽培种及高世代材料的亲缘关系. 王辉,李双铃,任艳,许梦琦,石延茂,袁美,王传堂. 2013

[18]鸭茅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王少青,牟琼,欧钟明,李健,袁扬,曾兵. 2015

[19]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方法. 王海岗,吕建珍,彭锁堂. 2007

[20]利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樱桃李野生类型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李玲,黄峥,崔大方,王永刚,许正,贺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