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饵料对匙吻鲟仔鱼生长发育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文化

作者: 吴文化;张秀娟;宋聃;孙大江;李林妙;江海英;陈金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匙吻鲟;不同饵料;开口驯化;消化酶

期刊名称: 动物学杂志

ISSN: 0250-3263

年卷期: 2015 年 50 卷 04 期

页码: 571-5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不同强化饵料对匙吻鲟(Polyodon spathala)仔鱼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实验采用蛋黄或鱼油强化卤虫无节幼体或桡足幼体为饵料的共6个实验组,即未强化卤虫组、蛋黄强化卤虫组、鱼油强化卤虫组和未强化桡足幼体组、蛋黄强化桡足幼体组、鱼油强化桡足幼体组,对匙吻鲟仔鱼开口驯化14 d,动态监测和统计不同饵料组匙吻鲟仔鱼的生长和存活情况,并对消化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体重、体长、日增重和存活率4个指标,均为桡足幼体组显著高于卤虫组(P<0.05),尤其在存活率方面,鱼油强化卤虫组不足50%,而未强化桡足幼体组最高可达86.59%;不同饵料组生长模式方程都获得较好的拟合,从体重和体长生长曲线看,桡足幼体组从饲喂8天起体长和体重进入快速生长期,而卤虫组生长一直相对缓慢;胃蛋白酶活性在未强化桡足幼体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不同饵料组对仔鱼的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在匙吻鲟仔鱼开口期以桡足幼体开口饵料驯化效果较好,特别是未强化桡足幼体组仔鱼的存活率高,鱼油强化桡足幼体组仔鱼生长速度较快,而以卤虫饲喂效果相对较差。

分类号: S965.215

  • 相关文献

[1]不同开口饵料对山区全人工繁殖杂交鲟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艳艳,赵飞,白璐,刘霆,曾圣,杜强. 2018

[2]不同饵料对黄喉拟水龟稚龟生长的影响. 魏成清,赵伟华,朱新平,陈永乐,谢刚. 2010

[3]匙吻鲟混养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变化. 陈建武,朱永久,赵建华,冯宪斌,李茜,杨德国. 2012

[4]池塘养殖匙吻鲟与鳙胃肠道饵料生物的比较. 李学梅,朱永久,杨德国,何勇凤. 2013

[5]池塘养殖匙吻鲟商品鱼套养细鳞斜颌鲴试验. 侯冠军,程云生,张静,杨坤,汪留全,钟先斌. 2012

[6]鱼类耗氧率测试装置的设计. 蒋树义,刘霞,曹广斌,韩世成,郭常有. 2012

[7]匙吻鲟鳍条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肖艺,曾令兵,李晓莉,邹远超,周勇,徐进. 2010

[8]匙吻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薛淑群,尹洪滨. 2009

[9]配养匙吻鲟的混养塘水质变化和氮磷利用. 陈建武,朱永久,赵建华,冯宪斌,杨德国. 2011

[10]匙吻鲟表皮葡萄球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周亚,刘礼辉,程文超,杨淞. 2016

[11]匙吻鲟苗种池塘培育技术研究. 刘玉玲,彭仁海. 2008

[12]匙吻鲟形态特征及其两种同工酶的电泳分析. 张涛,吴金平,陈建武,何力. 2019

[13]饲料脂肪水平对匙吻鲟生长、体组成、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刘阳洋,于海波,武文一,钟明智,邢君霞,周继术,吉红,薛敏. 2018

[14]饲料脂肪水平对匙吻鲟生长、体组成、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刘阳洋,于海波,武文一,钟明智,邢君霞,周继术,吉红,薛敏. 2018

[15]池塘混养匙吻鲟经济效益分析. 罗艳萍,杨德国,陈建武,朱永久,赵建华,冯宪斌. 2011

[16]放养在胜利水库中的匙吻鲟的生长. 王念民,孙大江,吴文化,马国军,李喆. 2013

[17]匙吻鲟后备亲鱼培育试验. 程云生,张静,杨坤,汪留全,侯冠军. 2012

[18]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 黄亮华,李浩洋,李彬,廖梅杰,陈骏佳,班甲,荣小军,李强,王印庚. 2014

[19]试论柞蚕对柞叶中纤维素吸收转化的可能性. 黄先敏,刘凤云. 2005

[20]间甲酚对杂交鲟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艳艳,周其椿,蒋左玉,梁琍,姚俊杰,熊铧龙,白璐.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